在八九十年代做生意,赚钱是最容易的。

李家成卖塑胶花,两三年就卖几千万。

刘孪雄开电风扇厂,几年就赚了一个亿。

毕竟在这个年代,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的科技代差太大。

像是电风扇、电冰箱这种家用电器。

对于买一辆二八大杠自行车,就能炫耀十几年的内地家庭而言,简直可以说是跨时代的发明。

因此只要是找对市场,能够打开销路,赚个几百万跟玩儿一样。

得益于低廉的人力成本,还有廉价的原材料供应。

在这个年代开工厂,利润率不能用百分之几十来算,动不动就是几十倍甚至是上百倍的利润。

正是因为工业代差太大,87、88年有了所谓的物价“大闯关”的说法。

在之前的开放z策带动下,大批的外商进入沿海市场,利用低廉的成本,迅速攫取巨额利润。

内地沿用了几十年的物价体系,迅速崩溃。

于是在87年,就出台了农副产品价格调整方案。

暂时搁置了生产资料价格的大调整,基本沿着放调结合的原有轨道运行。

这种价格双轨制,短暂的维持了超低的物价,但是随着外资的涌入,物价暴涨势不可挡。

最终上面正式放弃了物价的控制,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生产资料的大涨价。

在当时,坊间传言,物价会大涨。

大城市里面,一些消息灵通的老百姓们疯狂的去商场或者是供销社囤货。

很多人一次性买了两三台冰箱洗衣机、或者是两三辆自行车。

虽然之后物价逐渐稳定下来,但也确确实实开启了物价大爆涨。

八十年代末的基础工资几十块钱。

过了五年不到,到了九几年的时候,已经迅速膨胀到了两三百块钱。

之后零几年的时候,月工资是七八百。

一几年之后就直接飙升到了三四千。

而眼下,身处于这时代洪流前夕的顾明新,虽然还没察觉到经济大环境的变化。

但他现在就在内地做生意,自然也知道内地市场是什么情况。

陈光耀说他那个小工厂,一个月有几十万的净利润。

换作是一般老板只怕根本不会信,但是顾明新信。

因为他84年第一次来松安市的时候,也曾经体会过暴富的滋味。

办公室里。

顾明新幽幽的看了陈光耀一眼。

本来还在幸灾乐祸的看笑话,此刻却又沉着脸坐回了老板椅上,认真的问道。

“你真要把你那个暖水瓶厂卖了?”

“对。”

陈光耀点了点头。

“为什么?”顾明新皱眉道。“那个厂子在你手上做得风生水起,不说十年八年,只怕一年时间不到就能帮你赚一两百万,你现在就要把工厂卖了?”

陈光耀懒散一笑,半真半假的说道。

“我这不是遇到困难了吗?就算顾总为人大度,仗义解围,但是这么来一下,我估计好久都缓不过劲儿来。”

“……”

“再者说,我毕竟只是挂名厂长。很多事,我其实也没办法做主。倒不如直接把工厂卖给顾老板,也算是送你个顺水人情。”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