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的态度,进一步加深卢象升顾虑,甚至让卢象升感觉自己成了皇帝的绊脚石。其后和杨嗣昌、关宁总监高起潜商议时,更是说出“袁崇焕之祸其能免乎”。提醒主和的杨嗣昌莫忘了前事,祸福在崇祯那儿不过一念之间。

......

此后卢象升与后金多次交手,未获取大的胜果。有主和派使绊子原因,也是当时明军战斗力的必然结果,紧跟着卢象升重压之下失误葬送了自己。

十一月末,卢象升不知哪儿得的“后金欲去山西”假情报,且深信不疑,先派王朴至山西布防,后又准备亲率主力前往增援。京畿敌人尚未清除干净,去山西干啥?崇祯严令喝止卢象升调动。

怪事尤其多。获悉鹿县被后金军围攻至陷落的七八天里,卢象升率部就驻扎附近,未去救援。具体原因不详,地方县志说法是“总督卢象升误信王朴之言,不应”。

这两件事叠加一起,激怒了崇祯(也有人认为是崇祯借题发挥,以剔除这个议和障碍)。

下旨训斥卢象升,并准备将其解职治罪由大学士刘宇亮接任。虽杨嗣昌劝阻,崇祯又改命卢象升“戴罪夹剿”并降职为兵部侍郎。却让卢象升心中“袁崇焕之祸”阴霾更为浓郁。

......

后金这次入寇,已致十几处州县失守、致仕重臣孙承宗全族遇害、数十万民众流离失所等等,这些锅急需人背。事实也正如此,崇祯后头(十二月十三日)又下了一道更为严厉的圣旨,可以说是警告、震慑,也可以说是为秋后算账埋下伏笔。

“卢象升侦探不明,调度无方,坐视各邑沦陷,毫无救济。向日敢战之谈,显是沽名欺众。姑念近经薄降,且著策励自赎。如再逗延虚饰,定行重治。”

若是卢象升能看到这份圣旨(十二日战死钜鹿),应该会更倾向于后者。

十一日钜鹿被围(清军当天下午才部署包围,第二日正式交战),高起潜和他的关宁军就在五十里外鸡泽。就算高起潜不愿派兵来救,善于夜袭的卢象升还不能率部主动向鸡泽突围么?

最后也不是清军包围极其严密,突围不出去。十三日血战最后,杨国柱、虎大威、李重镇等将校均溃围而出。而且卢象升可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他个人战斗力在明朝将领圈子里是可排前列的。

钜鹿之战既是被围,亦是卢象升主动入围。既是血战至死,亦是卢象升主动求死。正如临前说的“宁死沙场,不辱西市”。

与大清曾国藩如何?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