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长大或未长大的孩子都是地球意识拼图一块有机的组成部分,各自都闪耀着生命之光,带着独一无二的使命汇聚在同一个空间,等待此生正确的召唤。”

-----------------

一束流星高速划过天际,炫目多彩,给原本就像火烧云一样的天空抹上了一条长鞭,仿佛是这条长鞭搅动着云彩的颜色,鞭笞在云脸上,那是英仙座流星雨。作为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其母体彗星来自一颗名叫109P/斯威夫特*坦特尔的彗星,这颗彗星大约每隔133年左右才从地球和太阳附近掠过,残留的碎片为不同星球的经过提供大小不一的流星束,等待转变成不同重力可以捕捉的光斑。而当地球穿越彗星所在的轨道时,就像和小碎片顽皮地玩起划火柴的游戏一般,为地球的居民上演了一场壮观的流星雨。

从母体中掉落的碎片也像带有生命意识一般,只是正好落在地球的这颗流星让人类还来不及许愿,就以59千米/秒的速度划走了,但较亮的流星群闪过之后仍然会有数秒的余迹,也足够让后知后觉的心愿在心中完成默念。

与此同时,流星前面的空气不得不被星际尘埃留下的尾迹挤压并加热到数千摄氏度,较小的流星直接蒸发并留下了明亮的光迹,而较大的流星则像火球一样爆炸,形成火流星。流星群穿过大气层和地球轨道正好撞个满怀,被捕获的小天体尾巴侥幸地跌落人间。

英仙座流星雨最早的历史记录出现在公元36年的中国史籍中,刚刚褪去的火烧云被火流星所覆盖,虽然还是火的颜色,但已变幻了形状,弥散在天空中。尽管英仙座流星雨以用肉眼可以观测到的速度转瞬即逝,但其携带的密码子已经在空中布下了水晶束所需要的星链网络,那是为特定群体之间通讯所营造的保护网,只有愿意接近生命真相且亲身探索过的灵魂才能理解保护网的存在。当不同水晶星子之间彼此相认后自然会在保护网内读懂文字的暗号,或者说文字以外的提示,然后继续散布在地球需要的地方,用无畏与坚守来完成一份只有自己才知道的使命。

在东方时空下,400多颗英仙座流星雨中的一颗掉进了一户渔村城市人家,为母体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她是个女婴,还是双胞胎。

据统计,全世界每秒有4.2个婴儿出生,相当于每分钟就有250多个婴儿在我们所处的空间诞生,TA们当中或生于贫穷家庭或生于富裕之家,或中产或试管,出生后或被遗弃、被牺牲、被收养、被呵护。历史上曾经有过几次婴儿潮,一般都发生在战争后、国家刚建立和自然灾害之后,甚至还有一些选择在特定年份,如2000年千禧年,还有当下正值的年份:2024年,为了生一个唯一在人间找不到的生肖:龙宝宝而交合。为了讨个好兆头,就有一波为期20~30年周期的婴孩出生。然而,近些年开始出现的低生育率也在改变人口的重新分布,以及反映着社会变迁的必然演化。

人类总在破坏和建设之间有意无意地完成了自我重组,某种程度上也算是生物升级,不论处于何种形态,都是造物主创造的一部分,有怜悯、有可惜、有遗憾、有惊喜,也有珍惜。

地球是一张神奇的网,囊照着所有的一切,悬浮在宇宙中,看不见的引力场和无边无际的黑暗,无数有形和无形的能量穿越时空,降落在这小小的蓝色星球上。地球上超过70%的海洋色点缀着不同板块的形状,凹凹凸凸,高高低低,还有世界各地的灯火,或明或暗,若隐若现。尽管绝大部分人类居住在只有30%的陆地面积上,但却不妨碍人类在地球各地的意识游荡,只为见证这颗独特星球的每个角落,不管是历史遗迹还是现代建筑,或者是每天拔地而起的石市森林和各种表现形态的活物,都有人类意志的延申痕迹。

然后在地球表面形成一片又一片美丽的图腾,让地球的面目更加丰富绚丽,鲜活夺目。被太阳光照射的一端是地球之网开启的明面,也是暗物质可以进出的光之通道,隐藏着宇宙最初奥秘的暗物质,在地球万物孕育的间隙,悄无声息地完成了偷渡与渗透,为了揭示宇宙未来的命运,在交合中也提前写好了进化的程序。

孩子们带着各自的意识选择着合适的母体,此生可能是为了搭救善良人家,可能是为了偿还前债,也可能是和这一辈子的父母一起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而托生。无论如何,每个成年或未成年的孩子都是地球意识拼图一块有机的组成部分:不管是只懂翻身爬行的幼儿,还是会跑会跳的儿童,亦或者是直立行走的青壮年人,和或佝偻或仍健硕的老人,TA们各自都闪耀着生命之光,带着独一无二的使命汇聚在同一空间。但只有足够耐心的人,才能在此生等到正确的召唤。

生命徜徉在时间的长河里,是流动的,随着生老病死留下的痕迹,然后又随着岁月的消磨,逐渐褪去,直至消失不见。但没有了肉身的群体其实已经有了另外的化身:或化作植物的肥料,茁壮着花草的生长;或撒落成大海的尘沙,点缀着珊瑚礁的裙边;又或是成为秃鹰的食物,喂养着一窝雏鹰,生生不息。然后又有新的一批带着灵魂意识的肉体轮回转生,一起为了地球意识的不断升级而献身。

但是,只有当意识的头脑不再跟随机械进化的弧度,无休止地基于恐惧和贪执而降生时,仅仅是为了奉爱传承,积蓄创造的源泉,为了共同迈向“心”的方向,那每个人才有机会留在超级丰盛的本质里,永远为了“这一刻”而存在,为了每个“当下”而驻足,我们才能真正体验爱与被爱的真谛。

不变的永远是改变,不断进化的过程也为人类文明的拼图带去崭新的风貌。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我们对世界所意识到的一切,都来自一个从未亲眼见过这个世界的器官:我们的大脑——在黑暗中窥探着所有的光影交织,无需直接接触实体,就已经完成了绝大部分外在世界的建设工作。它只需要静静地坐着,大概30秒内处理的信息就可以超过哈勃太空望远镜30年的工作量,甚至更加久远的过去与未来都找不到任何其他物理物质可以与之比拟(值得一提的是:韦伯太空望远镜已经在2021年12月25日继任了哈勃的工作,截至2020年哈勃望远镜正好工作了30年。如果说大脑每30秒就能创造30年的历史,那一天下来预计就能至少完成2880年的人类历史创造,这是否在某种程度上也揭示了更深刻的时代演化?而韦伯望远镜即将为我们探索的正是更多宇宙早期的秘密,也是生命被孕育之前的奥秘)。尽管大脑拥有如此惊人的工作量,但它却只需要大约400卡路里的能量,差不多相当于吃掉一块成人巴掌大小的草莓馅饼就能够满足日常所需。

人类的意识并非像可以直接触摸的物质,能够放到玻片上涂抹颜色然后在显微镜下放大后进行分析;也不像气体般可以随意捕捉,装到特定容器里进行观摩和研究;仿佛也难以被直接听见,也许是振动的频率不足以被现代的工具所甄别,如此无影无形,却又无时无刻实实在在存在在大脑里,或者说人的身体里、灵魂里。

人类的身体从单细胞演化开始距今已经有30亿岁了,虽然仍然在不断进化,但身体却越来越成为现代人最熟悉的陌生人。有太多人不知道身体发出的信号是在求救还是在寻求关注,被过度滥用的治疗方式,不管是短期的局部阵痛还是已经有段时间的间歇性不适或溃疡性症状,还有情绪的失控和持续压抑等,都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掩盖了身体最真实的声音。为了外在不断变化的一切不惜代价,直至快自我毁灭到奄奄一息,才猛地发现陪伴了我们多少岁月的身体已经不堪重负。

过去可能因为物质贫乏,多少出于无奈和身不由己,但如今身体层面的伤害不应该再被迫过度地人为延续。还有人即使身体无恙却又碌碌无为地过完了一生,然后再次投生,延续苦难重重的人生,仅仅是因为不知道为何而出生。

如果在这一辈子,可以知了驱动我们前往此生目的地的肉身价值,也许故事会被改写,或者说由你创造,带上灵魂的约定,为地球意识奉献只有你才可以完成的拼图。

不是我们来许愿,需要宇宙力量的加持,而是宇宙需要我们主动醒来,因为装睡的人无法知道方向。不管是为了逃避责任而睡着还是不敢承担的沉醉,但只要跨越那层未知的恐惧,我们会知道自己一直以来都是可以的,世界的一切都真实存在着,不真实的只是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在真实和不真实之间,在知晓和未被知晓的瞬间,我们其实都被深深地爱着。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