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上有许多渔村,小者十几户人家,大者百户,像一壶散落的棋子洒在江边,列卒周匝,星罗棋布。

无论大村还是小村,既然临江诞生,就要靠湘江吃饭,湘江水时常漫上河堤,淹没周遭数里,毗邻湘江的村子是种不成地的,即便江泥肥沃,村民们也只能凭依打渔养家糊口。

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江边渔村靠湘江吃饭,就像玉阶下的群臣,要看皇帝脸色行事,全家性命任皇帝一言予取予求。

对于渔民们而言,湘江就是他们的天,他们的地,在湘江面前,皇帝老儿都得退让三分。

湘江原先是温淑的,上下游落差小,江水平缓,水底下不仅有肥沃的水产,还时不时能捞起几只前朝,甚或百千年前的古老玩意儿。

如此柔和的水,一度养出数千户人口的大庄,就在房山附近。

直到某天湘江有了神。

从那开始,湘江水不再温良,从前的慈母模样,眨眼间化为辛辣的毒妇。

不知是河床堆积得太高,还是江岸被侵蚀过久,弯曲多了,总之湘江不复往日平静,到处是急湍涡流,平常顺水便能飘浮的小舟,如今一进水就沉没。

往常连下数旬的雨,湘江也只是水漫河堤,淹没田地,或者冲垮几座老旧腐朽的茅草屋。

但自从河水湍急以后,只消三天的暴雨,江里便掀起吞没一切的洪流,仿佛风吼马嘶,摧垮沿途河堤,生生拖人下水。

房山旁边的大庄,就是这么没的。

数千口人,一夜之间全成了江底的水鬼。

自从大庄被江浪倾覆,湘江便更不太平了。

也是从那夜以后,最上游的渔村传言,湘江住江神了。

有神,当然要立庙,当然要祭祀。

但无论渔民们供财还是供三牲,江神爷爷似乎都不甚满意,以至于不下雨湘江也能涨潮,数米长的渔舟说吞就吞。

附近县城的守夜人来看过,换了一拨又一拨,无一解决方案。

江岸的渔村也有拖家带口离开的,但很快又拖家带口回来了。

这些一辈子打渔的村民,离了湘江活不动。

于是最上游的村子有人挺身而出,说夜里梦见江神爷爷托梦,要想平复水灾,安居乐业,就得修江神金身,给江神筑真正的大庙,逼迫府尹向朝廷请命,以天子玉帛与金口玉言来敕封江神。

渔民们照做了。

当任府尹尸位素餐,只想今早平水祸造政绩,一纸上书,给湘江之神请来了封名。

也许朝廷无意遣重兵,费冗资,前来治理湘江水祸。

又或许途中有人暗作推手。

总之湘江江神顺利受封,江神庙也修起来了,香火盛极一时。

有了江神,湘江貌似平静了许久。

但前不久江水又开始泛滥。

最上游的村子再一次带来江神的话语:

以人祭祀,童男童女。

每月从江边村子里挑出一个,奉献一对童男童女投进湘江,供奉江神。

开始也有人反驳或质疑,守夜人也前来阻止,呵斥渔民愚昧。

可一切言语却都淹没在汤汤的江潮当中。

投儿投女,如今已是第五个月。

白潮村。

大奎家有一对儿女,往日里欢声笑语不断,今天却愁云惨淡。

大奎坐在门前愁眉不展,他妻子扑在他怀里,已经哭成了泪人。

“阿梓莫哭了,俺待会再去问问村长……这么多年,俺跟村里人交情也还行,帮上帮下的,没少干活,其他人兴许能帮衬着说两句,狗儿他们是不会被沉的……”

他话还没说完,村口忽然跑来十数个汉子。

他们气势汹汹走到大奎夫妻跟前,不由分说就把他们按在地上。

其余几人则推门进屋。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