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燕王府。

张玉兴高采烈的在府上疾步行走,在后院湖畔前找到了正在钓鱼的朱棣:“燕王殿下,臣刚刚收到南京暗桩的情报,朝廷已经将三位公子遣返!”

“暗桩的密函都是快马加鞭送来,三位公子的速度可能稍慢些,但最迟就是这几日便会回到北平!”

听闻此言,朱棣的手臂微微颤抖了一下,但面色却依旧沉稳不变。

“嗯,本王知道了。”朱棣缓缓放下了手中鱼竿,“你却通知一下其他人,让他们做好准备,今夜起事。”

张玉愣住了:“燕王殿下,这是不是太着急了,等三位公子回到北平也不迟啊。”

“不,今夜便是最好的时机。”

朱棣长舒了一口气,“朝廷派了张昺、谢贵、张信这三人坐镇北平,其目的无非就是监视本王。北平城任何异常的风吹草动,都会让他们警惕起来。”

“唯独在本王的三个儿子去了南京之后,他们的监视开始疲软了起来,缘由便是觉得本王的三个儿子留在南京作为人质,燕王府便不敢轻举妄动。”

“现在他们尚未得知朝廷已经遣返了本王的儿子们,但我们却知道这个消息。此时布政使司与都指挥使司松懈,是我们起事最好的时机。”

“实际稍纵即逝,本王不能再错过这个机会了。”

张玉虽然有些疑惑为何朱棣的用语里会出现这个“再”字,但他现在关注的重点不在此处,而是忧心忡忡的说道:“燕王殿下,若是提前起事,我们的胜算虽会大上很多,但如此一来岂不是将三位小殿下至于险境?朝廷一旦得知北平起事的消息,必然会在沿路上缉捕三位小殿下啊。”

“没有这个必要。”朱棣淡淡的说道,“世美,本王之所以看重你,将你视作臂膀,其缘由除了你的才干,更重要的是你一直以来都只会执行本王的命令,而非质疑。”

“你是因为年纪大了,还是在燕王府上安逸的久了,故而开始变得迟钝了吗?”

一时间,张玉的面色微变,许久后,他沉默着低下了头。

“臣明白了。”

再抬头时,张玉沉稳冷静,像极了年轻时的模样,一言不发,却凌厉的像所向披靡的利刃。

“很好,未来的英国公,去做你该做的事吧。”朱棣平静的语气却说着让人热血沸腾的话语。

他是何等的从容,又是何等的自信。

朱棣前世时,张玉身陨于东昌战场,虽然其子张辅武德充沛累功至英国公,但让朱棣遗憾的是没能在论功行赏的那天看到张玉的身影。

一切从头开始,朱棣自信自己只会做得更好。

提前给张玉许下国公爵位,是因为朱棣相信自己这一世能从阎王手上夺回张玉的命。

……

“子时三更,平安无事——”

更夫提着铜锣走在北平城深夜的空旷街道上,一边敲锣,一边吆喝。

到了三更这时候,除了巡逻的城卫与更夫,别的人家都已酣睡。但燕王府上,却还保持着火光的明亮。

王妃徐氏服侍着朱棣穿戴甲胄,这事她伺候过朱棣无数次,但唯独这次,她的动作却显得很是生疏,将近半个时辰了才堪堪穿完。

穿完了甲胄,徐氏提着头盔走到了朱棣的面前,但她的手腕始终都在微微颤抖。

朱棣忽然握住了徐氏如葱白般娇嫩的玉手,从妻子手上接过头盔,淡笑道:“连你也害怕了,对吗?”

徐氏一言不发,但美眸中泛起的氤氲水雾却暴露了她的内心。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