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白沐尘尚且不知自家老父亲那无比复杂的心态。
他此刻沉浸在那奇特的状态当中,不可自拔。
阴阳之力交汇,在他的心间流转,不断地激荡着他的经脉,充盈着他的法力。
随后便如同百川东入海似的,汇聚于丹田当中。
修行境界从下到上,分别是真气、灵台、筑基、金丹、元婴、化神、渡劫、问鼎成仙!
一共八大境!
其中,真气境的主要目标是引气入体,吐纳天地灵气,融入自身,从而超凡脱俗。
所以真气境,也可称为蜕凡境!
再往后,便是灵台境!
这灵台境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真气入体之后,修行者的身躯便会出现相对应的变化。
根据每个人的侧重点不同,可以强健四肢体魄,可以增幅五脏六腑,能聚道宫秘境。
但最终,他们都不可或缺的,便是将心神聚焦,将法力归一,然后直达头颅,开辟灵台识海!
识海为底,是修行者意识之本源所在,万千思绪,无数念头,记忆和感悟,皆在其中。
但寻常凡人,识海混沌,迷蒙不堪,即便可以意识到自己具备一个载体,容纳所有记忆和知识,却只会觉得这是个虚无缥缈的概念,难以将其挖掘出来。
而修行者利用无数前人摸索出来的功法,便可以实现此类目标,根据每个修行者的天赋不同,所开发的识海程度也各不相同。
同时,用开发完毕的识海之力,可凝聚为一方灵台。
这灵台上承载的,便是修行者的本心本我!
等到肉身和识海灵台成功的凝聚在一起,便可塑造修行之基。
这个过程就是筑基!
白沐尘身为青丘少主,修炼的是青丘一脉的顶级功法——白帝不灭诀!
这功法的特性在于生机无限,延绵不绝。
和这功法类似的,还有青帝不朽诀、炎帝涅槃诀、神帝无量诀、古帝造化诀!
这便是妖族五大不死神功,据说是五位妖族大帝在成仙之前领会,传授给万千妖族子民的功法。
其中,狐族一脉只有一种,也就是白帝不灭诀!
由此可见,曾经的青丘的确是狐族一脉当中最强的存在,只不过时过境迁,终究是落寞了下来。
这门功法的修炼要求极高。
即便是青丘一脉中也很少有人能涉足,但白沐尘显然不在其中。
通过这门功法,白沐尘的根基其实已经相当的牢固了。
别看他现在小小的,看起来和一只宠物狐狸似乎没有什么区别。
但其实他的战斗力是极强的。
四肢躯体已经被强化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步,力达万斤根本不在话下。
只要他愿意,拍山裂石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同时,他也没有忘记强化五脏六腑。
对于其他人而言,选择其中一部分强化,是因为他们的底蕴根基不足,无法兼顾全部。
只能想办法去弥补自己的短板。
就像是木桶短板效应!
他们只能确保自己尽量不漏水。
但是天赋足够强大的人却不必拘泥于此。
如同白沐尘,他要做的,是将木桶上的每一块都延长,尽可能让木桶能容纳更多的水。
所以,不管是五脏六腑,亦或者是四肢百骸,甚至是经脉穴位,他都有强化。
只不过,即便白沐尘的天赋再强,他修炼的时间终究是过于短暂了一些。
这段时间里面,他做的已经足够好了。
在将灵台完善到一定地步之后,他便可以正式开始筑基修行了。
当然了,筑基这件事情,贯穿修行者的一生。
不亚于学生的高考!
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可能有些过了。
虽然的确是有很多人在筑基的过程当中失败,然后再无成长的可能性。
但是有相当多的人在筑基的时候是马马虎虎,凑合着突破。
也不是他们不努力,而是他的修行资源、天赋就摆在那里,即便想要更上一层楼,恐怕也是难如登天。
但事实上,这便是命!
筑基是分档次的。
最次的筑基,可能只是勉强到这个境界,此后或许再也无法往上哪怕一步。
稍微好点,完成筑基之后,还有机会修炼到筑基巅峰,无限接近金丹,但那一线间隔便是天堑,再也无法逾越。
如此类推!
只有达到十全十美的筑基,方才能确保自己拥有一个完美的修炼人生。
还是拿白沐尘的父亲白少江来说事。
白少江的天赋自然也是极强的。
在已经走向落寞的青丘一脉当中,他是那个时候族内当之无愧的第一。
并且所有的修炼资源都往白少江倾斜。
可是在筑基的关键时刻,白少江心态出现了变化,没能完美筑基。
这也导致了白少江如今卡在化神巅峰的境界。
哪怕白少江的真实实力可能不亚于渡劫修士,但他终究不是渡劫境!
因此,白少江对白沐尘可谓是千叮咛万嘱咐。
他不会让自己的儿子重蹈覆辙。
所以,白沐尘对于筑基这事儿,也是相当重视的。
“筑基,按等级划分,为天地人三才!也就是天道筑基、地道筑基和人道筑基!”
“但在之上,还有传说中的圣道筑基。”
“曾有人言说,若是能实现圣道筑基,日后必成仙人之躯!”
“以我的条件,即便搞砸了,也是个地道筑基,稍微上点心,便可以实现天道筑基,至于这圣道筑基……”
白沐尘的本我意识盘膝坐在灵台之上,喃喃自语。
世间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真正的仙人了。
但白沐尘的梦想就是成仙,从此逍遥天下!
所以,即便这圣道筑基已经是传说,数以万年来一直没人实现过。
但是白沐尘还是要往这方向去靠拢。
“我虽不知这涂山狐族送来的宝珠到底是什么来历,但显然,它对我的修行有极大的帮助!”
“可惜,筑基的品质,和我当下的修炼速度倒是没什么关系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