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世的王战,工作以外,业余时间就是喜欢锻炼和读书。
每天下班,进行不超过一个小时的力量型锻炼,提高身体基础素质,剩下所有的业余时间几乎全都是看书。读书间隙常常起身活动几分钟,练习练习拳击、活动身体,也穿插着练习戚家军拳经三十二式、双手握持的长刀刀法,还有茅元仪《武备志》中的双手剑法,王战感觉这些非常简单实用。更传统的武术方面,也会打一套太祖长拳。
除了西方的拳击,王战之所以还学习这些传统的东西,是因为王战善于辩证的看问题。
在网上舆论铺天盖地地嘲讽传武的情况下,王战并不觉得传统武术不能打。
王战觉得,实在是没人再去吃那份苦,是练的“人”不行了,不是“武术”不行了。
现代拳击格斗都要练俯卧撑、引体向上、收腹举腿和深蹲,将几大肌肉群的力量发展起来;传统武术也要练举石锁、跳沙坑、倒挂着练腹肌,有些还要练抓坛子、拔木桩。这些,都是在提高身体基础素质。
现代拳击有组合拳,对应着传统武术有套路但也有组合散手;拳击打手靶,对应着传统武术有拆招喂招;然后拳击手戴上泡沫头盔,戴上厚厚的训练手套,进行低烈度实战、中高烈度实战,而传统武术练习者到这个阶段同样要进行中高烈度的搭手、试手。这些,练出实战需要的神经反射、条件反射,练出胆气。
同样是人类,同样是人类练习的东西,同样遵循着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拳击和武术这两条线任选一条,只要不怕苦、坚持住,不管是练什么,最后都会变得很能打。
可是现实是什么?先不说内练一口气,单说外练筋骨皮,现代社会有几个练武术的人坚持每天锻炼了?举石锁、抗石担不方便,蹲起还不方便吗?趴在地上就能做的俯卧撑、抓住单杠就能练的引体向上、收腹举腿不方便吗?有几个人坚持练了?打缠麻绳的木桩不方便,那又有几个打沙袋的?有几个不怕挨打、把招式练熟之后开始拆招喂招、并进一步开始进行中高烈度实战试手的?不这么练,全靠一张嘴把招式吹得神奇无比,怎么能打?一到擂台上连最基本的动作反应都没有,木头桩子一样。
所以,实实在在是“人”不能打。
王战也练拳击,曾经用拳击与人辩驳一个最简单的道理:随便拉出来一个练拳击的,能打得过泰森吗?如果打不过,是拳击不行,还是这个练拳击的人不行?
答案一目了然。所以彼世王战坚持锻炼,练拳击也坚持练习传统武术。现在王战决定把这些锻炼在此世延续下去,不管那些老夫子们说什么体统。
至于读过的书,小时候最喜欢看自然科学画报、海洋、兵器知识、舰船知识、世界军事等,都是质量非常高的期刊。看恐龙古生物,看奥秘,看不明飞行物外星人,看宇宙类的科普,看地理,边看边有无穷的想象。十六岁以后,又增加了新的兴趣范围,开始喜欢看历史和考古,比如《中国人史纲》,《二十四史》,《全球通史》,考古发现类的《秦军秘史》,看诸子百家,喜欢老庄孔孟韩非墨子,看《社会契约论》,等等......也有单本的《远东朝鲜战争》、《红星照耀中国》之类的,当然也有一些小说。
总之是看得很杂,不但看,而且喜欢琢磨。
......
“不幸啊!家中的书架差不多有六平方米,摆满了书,但自己并没有记住高炉、玻璃这些富强技能的细节,属于无准备的穿越啊!”此世大曌乾清宫内,王战心中暗自哀叹,“问题是谁能想到真能穿呐?自己又没有摸电门的习惯,对高炉炼钢、平板玻璃这类知识真是没有刻意用心过呀!唯一记得清楚的是黑火药,这算是万幸了,这可真要感谢化学老师了。不过戚继光的鸟铳威力已经很大了,火药配方大概率不需要自己指点。自己在看书的时候,对弗朗机的改进倒是很有想法,不过也只能押后再说。”
王战很清醒,所有这些的发挥都不能排在第一位,一切美好远大的想法都要押后。当务之急是在自己被魏忠贤察觉到明显的转变之前,越过魏忠贤,越过文臣,直接的掌握住身边的太监和锦衣卫,掌握一支忠诚于自己的武力、能震慑住任何心思的武力,保证自己的安危。
后续这只武力便可成为军队的种子,确保自己的大计得到执行。
最好能有部分京营、勇卫营来主动投军,之所以说是部分,是因为到了王朝末期,基本上一切都快烂透了,好将领也扛不住环境大势,所以不能抱多大希望。
至于魏忠贤和客氏,像刚才想的那样,不能现在就处理。
皇帝这个身份所带来的权力、大势、大义,还是很好用的,至少对类似于大明大曌这种皇朝的太监、锦衣卫以及武人来说是如此。尤其是太监,那就是自己纯粹的家奴。这得益于洪武太祖定下的种种体制,让本朝无法出现汉朝那种权阉和军阀。
与太监比起来,皇帝的身份对文臣的影响力就差了很多,尤其是对类同明末的御史、六科给事中之类。这些御史和给事中以遇到皇帝便反对为成名捷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