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建听罢,沉思不语。过了一会儿,他悄声对徐焱说:“这几年,我曾在家翁书阁里翻阅一些过去的简牍。建安四年,要说与凉州边报有关的事,那首先要提到一则秘闻。不知子明是否听说过,衣带诏的事?”

徐焱想了想,摇摇头说:“我等小民每天想的就是下顿吃啥、还有没有的吃,你们都城中达官显贵下半身那些事,我们可没听过……”

公子建苦笑着连连摆手,叹道:“不是那些……是天子以玉带藏诏书的事。罢了,我讲给你听……”

据公子建所述,当年天子曾以衣带藏血书作诏,暗付车骑将军董承,欲招天下汉室忠臣,讨伐大权独揽的当朝司空。

当时在京城的安狄将军马腾,也被传得见此诏,甚至还与董承、王服等多人联合书名作义状,参与反对司空的行动。但随后安狄将军却因凉州边关传来急报,突然返回了凉州。

公子建出于好奇,也曾私下细细查过此事。但最后的结果是,衣带诏之事不过是董承等人反司空的托辞,安狄将军马腾当时虽在都城,却并未曾参与其中。

但在那个节骨眼,马腾将军突然返回西凉,却是实情。而当年所有的边报中,也只有一枚短简曾提到“匈奴数迁、或叩居延、粮铁不足”。

寥寥数语,不过是众多以边关有事为由、与朝中索要钱粮的虚报之一。匈奴逐水草而居,何年不迁?何月不迁?

且以当今时局而言,各地牧守割据自守,钱粮税赋也自征自给,天子朝廷现今都由司空供养。这类边报一来不过是当地牧守揶揄司空,二来则是碰碰运气,万一真给了呢?

但总而言之,这三个匈奴所说的事如果属实,那绝对是一场足以传遍西陲、直达天听的战祸,怎么会完全灭地无声,好像从没发生过一样?

“所以按公子的意思,他们所说的,都是扯谎?”徐焱问。

“我在简牍中,确实未曾……”公子建说到这里,突然一拍脑袋,“非也!此事应当是真的!”

他突然起身,快步走到那具包裹着的黑袍人尸体旁,徐焱也赶紧跟上。公子建四下看了看,随手捡了根枯枝挑起了黑袍人的衣袖。

谁知黑袍人手臂一见光,马上鼓胀爆裂,肌肤顿时化作绿脓肉糜,从白骨缝隙中流淌一地,空气中也升腾起一股腥臭味。

但在手臂溶解的前一刻,徐焱和公子建还是清楚看见,这个黑袍人的手臂处,有一个奇异的雕青。

公子建赶紧放下大氅,重新把尸体改好,挡着口鼻扇着衣袖,皱眉对徐焱说:“昨夜我曾在黑袍人的断臂手腕处,看见一个同样的雕青。我当时只觉得似曾相识,但酒后头昏,加上情势突变,就忘了这件事。

“刚才说到简牍,我突然想起来,前几年的边报中,确有一则提及有匈奴掳掠边民,还附上了这个雕青符号,说是侥幸生还者在匈奴身上看见的。

“因为边地掠民常有,我以为这符号不过是匈奴族徽之一,当时就忽略了此事。子明你久在边地,之前也没见过这个符号吗?”

徐焱摇摇头说:“从未见过。不过照匈奴人所言,这黑袍人应该就是所谓大方守的司祭,那这雕青应该是与大方守所提的蠪奇上神有关,问问便知。”

他们又返回到那三个匈奴人面前,徐焱用枯枝在地上画出一个图案,中间一个小小的圆圈,数道如闪电状的线条从圆圈处伸出,排布一周。

虽然不完全一致,但也是大概相像了。他问那三个匈奴人道:“这个标记,可曾见过?”

三个匈奴人见到那图案,顿时激动地如见鬼一般,用颤抖的声音向两人说着匈奴语。徐焱皱着眉,把匈奴人的话翻给公子建。

“他们说,这个东西是大方守的标记,所有司祭身上都刻着这枚印记。呼延折罗也说过,见此标记如他亲临……”

公子建追问道:“那大方守也有这个标记?”

匈奴人与徐焱咕哝了一番,又说了几句。

徐焱翻道:“他们说,没有人见过大方守的真容,只听过他的声音。大方守一直以长袍覆遍全身,还戴着一个青铜假面,但假面额上确有这个标……”

公子建点点头,说:“看来我猜的没错,兀兹部确实由蠪奇淫祀的事,被汉匈联军围剿也是实情。可无论是边报还是民间传闻,都没有相关信息流入中原……”

徐焱接话道:“至少最近这一年里,凉州边境已经陆续有零星活尸出现,只是没有如此声势浩大而已。附近百姓碰上,也都以中恶、中毒等结论处理,即便报官也始终没人重视,所以说……”

两人对视了一眼,异口同声道:“有人刻意压下了此事!”

一股凝重的气息,瞬间笼罩在两人之间。徐焱回头看了看残破的堆谷集,和那遍地的尸体。他不明白什么样的人或理由,值得让他们付出这样的代价,一股愤懑之火在他胸中滚动。

公子建则仰天叹道:“大汉好巫蛊之术,数百年来街巷有巫、闾里有祝,天子禁中亦不免俗。自桓、灵后,战祸饥荒四起,民生无依,惟有托念于巫蛊。黄巾之后,淫祀之风更大起难绝,可没想到连塞外胡地亦如是……”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