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电梯从十九楼下降至一楼,这段距离需要多长时间?

沈予辰站在公司十九楼的走廊里,电梯的楼层显示器上,数字从1开始缓慢增加。每一次数字的跳动,都在他脑海中唤起一段回忆。

一周前,他被公司辞退,六年的工作生涯即将结束,今天是他来公司的最后一天,需要处理一些事情。

对于这个问题,放在以前,沈予辰肯定不知道,也懒得去思考。但在X公司六年的工作经历,让他能够精确回答上述问题:上下班高峰期,全程大约需要两分钟,如果是直达,则接近四十五秒。主要是因为公司电梯老旧,升降速度缓慢,否则会更快。

这段宝贵的时间,沈予辰从来不敢浪费,往往被他用来解决早餐问题。为避免剥夺同乘人员呼吸新鲜空气的权益,他在早餐的选择上格外注意。是否符合个人喜好并不重要,他只买无明显气味的食品,像包子、饺子、韭菜盒子等均被排除在外。最爱嗦的辣椒炒肉粉,因为场所原因,同样被他拒绝,只能放在周的时候去吃。

自从入职以来,公司领导总是灌输这样的理念:“你们要对公司心存感激,公司培养你们不容易,所以要为公司创造价值……”

“呵。”沈予辰一声冷笑,看来他不得不“由衷”的感谢公司一番。幸好公司把信息中心安排在十九楼,要是安排在三、四、五楼,他岂不是连吃早饭的时间都没有,公司真是他的衣食父母。

电梯停靠在七楼,沈予辰心想:“你们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是从三楼开始呢?公司办公室大楼的布置大致如下:一楼是展厅,二楼是高管办公室,依次向上是董办、企划、财务......信息中心的办公地点在最顶层,这足以体现我所在部门的‘重要性’,凌驾(服务)于公司所有组织之上。”

沈予辰望着信息中心紧闭的滑门,心中暗自嘲讽:倒不是真有这么夸张,吃早饭的时间还是能够腾出来。之所以吃个早饭争分夺秒,主要是因为我起床晚,当然睡得也晚。但的确能够体现信息中心同事的速度,我们起早贪黑,八个人要干十几个人的活儿。美其名曰“信息中心”,人数比不过一个小部门,活儿却比谁都多,累死累活没人管。

如果是企划部是公司亲儿子,那信息中心一定是在垃圾堆捡的野孩子。

前年,公司组织体系改革的时候,成立了信息中心(前身:信息化小组),编制定为二十八人,意在大力发展公司信息化,五年内完成数字化转型初期目标。部门负责人余主管得知消息后,感动得热泪盈眶,终于要熬出头了,信息化小组的曙光就在眼前,那天晚上,他请部门所有同事出去吃了一顿大餐。但是两年时间过去了,信息中心人数不增反减,地位一降再降(不对,本来就无地位),沈予辰突然有几分心疼余部长(成立信息中心后,余主任的岗位升为部长),心疼他请的小龙虾。上个月组织人事部发文,信息中心改为信息管理部,编制缩为八人,人员暂时只出不进,听到这个消息,部门同事们一个个板着脸,对接下来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很是迷茫。

沈予辰总结为一句话:信息中心就是公司的背锅位,吃苦你在前,享受你在后,奖励没有你,挨骂你必到。

他绞尽脑汁思考,硬要找出一条好处也不是没有。经过多年的历练,尤其是精神上的磨砺,如果有一天不幸被公司辞退,信息中心的员工绝对不用担心找不到工作。毕竟,去任何地方都能独当一面。如此看来,他又得好好感谢公司一番。不过,脱离生活本质的磨砺,他不需要,更不想要。

这不,他独当一面的机会到来了。

不要意思,思绪偏远了,马上回归正题。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