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还是灰蒙蒙的,北风却呼啸着,风儿拍打着窗棂,天气越来越冷了。
“大嫂!大嫂!醒了吗?”二山穿戴整齐的站在东屋门外,小声呼叫着。
“唔——啊——”二丫打了一个哈欠,伸伸懒腰。
“嗯!我这就起来了。”
二丫匆匆穿好衣服,屋里已经哈气成霜,昨天应该下霜了,等下大雪小河就会结冰,那样就打不了鱼了。
二丫打开屋门,让二山把灶点燃,昨天晚上的疙瘩汤她热了一下,一人喝了一碗。二人就背上箩筐披星戴月的出门了。
风已经有点刺骨了,因为她俩穿得单薄,都忍不住打起了寒颤,看来棉衣必须加快赶制了 。
二丫和二山来到西山的小河,拽出地笼,第一个地笼里面有十一条鱼,第二个地笼里只有五条,天冷了,鱼儿可能也要冬眠了。
把地笼放进水里,二丫感觉自己的脚都要冰掉了。二山看着嫂子的脚凉得通红通红的,心里真是愧疚自己不会放地笼。
看着那十六条鱼,二山有些失望,二丫却欣然接受,这已经是难得的了,她这个人很容易满足。
“二山,不要失望,要是一条鱼都没有我们也没办法,生活就是这样,哪有那么多顺心顺意,你要懂得珍惜一切。”二丫一边把枯草放进筐里垫好一边教导二山。
“嗯!嫂子,我知道了。嘿嘿……现在我已经很知足了。”二山帮着嫂子把鱼倒进背筐里。
此时,天才微微亮,二丫她们已经向龙山镇赶去。
走到镇里集市上比昨天早一点,二丫还是来到昨天那个地方,放下背筐开始呦呵。
“卖鱼了,新鲜的鱼了——便宜便宜卖了,四文钱一条。又大又便宜的鱼了,数量不多。”
“这鱼都是四文钱一条吗?”一个穿着墨蓝长衫,年约四十五六的中年男子问道。
“对!大哥,您随便挑,都是四文一条,先买先挑,现在天气冷了,鱼不多了,今天只有这些了。”二丫一看就知道这应该是哪个有钱府里的管事,赶紧热情的招呼。
“这鱼我都要了,能便宜点吗?”那个管事吧啦吧啦鱼,看看个头满意的点点头,抬头讲价。
“大哥,一看您就不是一般人,定是哪个府里的管事,我这鱼正常七八文都要得,我这里一个十六条鱼,六十四文,您给我六十文就像,您天天采买,是个知道行情的。就这样的鱼一条您报六文钱都是买便宜了的。”二丫一副你懂得的表情。
“哈哈哈……这小媳妇还挺能说的,行六十文就六十文,你俩跟我来送货吧,到了府里什么都别瞎说,别人问你就说六文钱一条。”刘管家交代一句,转身就向集市外走去。
刘正是刘府的管家,明天老爷要招待京城过来的贵宾,他今天特意亲自出来采买。
刘府老爷刘闵怀曾是太医院院首,年过六旬,三年前告老还乡回到龙山镇,可谓是龙山镇最最有名的人物了,就连县令都是月月来请示探望。刘太医有三个儿子俩姑娘,大儿子得了他的衣钵在太医院任院正,二儿子在工部任六品,小儿子和两个女婿也都是外放官员。他回到本地可谓是衣锦还乡,每天来拜访他的人可谓是门可罗雀,但是刘太医为人正直,医术高明,要不是他大儿子刘义得了他的真传,皇帝还真不会让放他告老还乡。
二丫和二山背着鱼跟着刘管家一路向龙山镇的东头而去,那里都是大宅子,贵人住的地方,二丫知道这个管家一定不是小户的,便一路和刘管家攀谈,得知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刘太医家的管家,更是一路溜须拍马,奉承的话更是跟不要钱似的往外倒啊!哄得刘管家一路哈哈大笑。
刘管家说他家老爷爱吃鲜鱼,二丫脑袋里就一下子窜出红烧,清蒸,油炸,水煮,鱼丸等一系列鱼的美味做法。
“刘管家,我会做一种特别适合老人吃的鱼,我可以给你们刘太医做,来感谢您对我的照顾,您看行不行啊?”二丫感觉后世的松鼠鱼这里的人一定爱吃,主要这鱼的样子也好看,大户人家不都讲究这个吗?
她做菜真的还有两把刷子,这得益于多年的后厨勤工俭学的日日夜夜啊!
“你会做的东西我们府里的厨娘能不会做?”刘管家看看二丫,不相信的询问。
“刘大哥,您还真别不行,我会的厨娘一定不会,因为这是我独家研制的,不信您让我做做试试,好了您能领功,不好也就搭一条鱼呗!”二丫拍着胸脯自信满满的说。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