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熙三年三月,连续几日,各方战场都传来了最新的战报。
先说最近的西路军潘美和杨业部,接到太宗皇帝诏令时,西路军刚刚包围应州城,他们连日转战,正准备让将士们休息几日,看到诏令,潘美给应州城下达最后通牒,不降就要攻城。辽国应州节度使大开城门,举城归降。
拿下应州之后,众将士就休息一日,西路军再攻云州(今山西大同),激战数日后攻克,斩首二千余级。
中路军田重进部,一边围困蔚州城,一边等待边关各县的援兵。其中,代县、五台县、繁峙县支援乡兵六百人,接替灵丘县守军。其它边关各县共支援乡兵二千人,接替飞狐口守军之后,汇合替换下来的中路军守卫,总共将近三千人支援蔚州。
蔚州的辽军左右都押衙(官名,相当于左卫队队长和右卫队队长)李存璋、许彦钦发现监城使耿绍忠想要把城内汉人都给杀了,所以抢先发难,杀了耿绍忠,而后开城投降。
东路军曹彬部,太宗皇帝终于收到了曹彬的紧急战报,刚刚攻克涿州,粮道就被耶律休哥截断。
曹彬组织了几次千人以上骑兵,尝试保护后方的粮道。但是耶律休哥命令辽军采用风筝战术,把骑兵分为或两三百人,或一百多人的小队,日夜不停袭扰。只要稍有不慎,就发射火箭焚烧粮草,弄的宋军苦不堪言。
仅仅八天时间,涿州城的大军粮草已经不足。而且,宋军打着解放幽云十六州的旗号,城中多数都是汉人,所以也无法劫掠城内百姓的粮食充作军粮。
为了避免缺粮导致军中哗变,曹彬无奈之下率领东路军放弃涿州,要退回大宋境内,其目的是想缩短粮道,尽快接续上后方的辎重军。
太宗皇帝诏令总算赶上了退军途中的曹彬部,命令其与东路军米信部汇合,不要退回大宋境内。一定要留在辽国境内。
米信部属于东路军曹彬指挥,在出征的时候,米信率部是保护曹彬侧翼,当曹彬攻克涿州的时候,米信部在涿州侧后方的新城与易州呼应。
按照太宗皇帝的诏令,曹彬与米信汇合,养兵蓄锐,等待中路军和西路军拿下沿线州城之后,再来与东路军共同围困幽州。
这个时节,大石谷内,山里的天气还是挺冷的,风吹过,树枝沙沙的响着,天上太阳照下来,穿过树梢,影影绰绰。
谷中小道当地人称之为大石路,靠近应州的出口称之为大石口,靠近繁峙县的出口,有一村庄,名为砂河村,所以,这个出口又被称为砂河口。
从大石口进入山谷,道路骤然缩窄,每隔三、四百米就拐一道弯,呈之字形,蜿蜒入谷,大约走过二里地,才豁然开朗。从这里往后大约三里,道路平直,两旁山坡平缓。
从这往北边山坡上去几十米,有一天然缓坡形成的平台,方圆五百平米,中军大帐就立于此处。
大帐外有一大石,大约三米宽,前半部分看上去像是被锤子砸开,粗粗打磨成一坑,坑上铺了一层厚厚的毡子,佘太君就坐在上面,背后靠着石壁。
她满意的挪了挪身子,四郎媳妇孟金榜有心了,刚来就找到这么一块大石头,细心打磨半天,虽然手艺糙了一点,但是孝心可嘉。
佘太君手捧着一杯茶,这是云镜媳妇临走时,专门塞到金花卫的行囊中,给带来的。脑中思考着这些时日的战报。
今日一早,金花卫就整个来到这大石谷中驻扎,除了安排三郎媳妇董月娥带着五十名金花卫守住砂石口以外,剩下四百余人都在这里。
云镜媳妇安排老卒们分别在大石口、砂石口两边山顶上开辟了望台,并搜集枯枝、马粪等,作为狼烟。同时在中军大帐所在的山顶上,也开辟一个了望台。这样三处地方,可以通过狼烟传讯,如果有更复杂的消息,快马一刻钟就能传来。
按照战报时间,传到金花卫的时候,估计曹彬部已经惨败,但是消息还没有传到太宗皇帝处,那么让西路军从云州撤军的诏令还没有发出。
这个时间非常关键,为了防止应对不够及时,佘太君果断带着所有人,就在这个大石谷里面等待。
三月初十,金花卫刚刚在大石谷内安顿下来的第三天,云镜媳妇过来报告,大石口处了望哨传来消息,应州城外有辽军游骑出现,远处烟尘弥漫,老卒根据扬起的烟尘判断,至少有两千人的骑兵冲着应州城而去。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