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生产已经开始了。刘明清在家里开始着手做起泡种育秧的各项前期工作来。

八十年代初,袁隆平的杂交稻在湘西北的农村已经得到普遍的推广。杂交稻虽然产量高,但缺点就是不能像常规稻一样,上季生产出来的稻子,选颗粒饱满的就可以直接留作下季生产的种子来用。现在要泡种育秧,还得先到镇上把种子买回来才行。

“李站长啊,给我买几斤杂交稻种呢。”这天上午上十点钟,刘明清手里拿着一个蛇壳袋,独自来到镇上卖种子的店门口,对一个正忙碌的中年男人说道。

这个中年男人姓李,身材瘦长,人称李站长,原是公社农科站的站长,责任制实行后,公社农科站被解散了,李站长为了生计,就利用自己懂得水稻知识,曾经做过站长人设的优势,在镇里街道上租了个门面,专门贩卖各种农作物的种子。

“原来是老刘啊。”李站长和刘明清是老熟人了,现在见刘明清来到自己店里购买稻种,忙热情地打着招呼,问道,“你要买多少呢?”

“我家现在承包得有上十亩田土。”刘明清回答道,“你是行家,看需要买多少才好呢?”

“一亩田有一公斤就足够了。”李站长回答道。“不会有假种吧?”刘明清故作担心地问道。

“你老兄说这话,不是想砸我的牌子吧?”李站长看了看刘明清后嗔怪道。

“别介意,我不是说你有意卖假种,而是担心种子的来源呢。”刘明清忙解释道,“就按你说的给我买个二十斤稻种吧。”刘明清笑说道。

“好吧。”李站长答应道,然后称了二十斤杂交稻种,用蛇壳袋装好后,递给了刘明清。

刘明清付过钱,背着种子回到了自己的家里,然后按照自己从前育种的老经验,在风车里把种子车了车,扬去了瘪粒,又摊在塔里的太阳底下暴晒了三四个小时。等到太阳下山后,才把种子收起来分装在两个蛇壳袋里。

因为怕蛇壳袋不透气,刘明清又找了一根尖锐的铁器,在蛇壳袋上用细铁丝扎上很多的小眼,这才提着来到离家半里路远的小山塘,把种子浸泡在水中。

从小山塘回到自己家里后,刘明清见老婆已把晚饭做熟并在餐桌上摆好,就端起碗来吃饭。

按照惯例,每餐吃饭时,刘明清都是要喝上两杯胶壶大曲的,但这天他却只是闷声不响地吃着饭,喝酒的事连提都不提。

“爸,你不喝点?”刘晓明不禁有些惊奇地看着自己的父亲问道。

“泡种摧芽,最忌喝酒。”刘明清抬头看了看大儿子简单地解释道。

刘明清听了父亲的解释,虽然还是不明白泡种摧芽忌讳喝酒的道理,但父亲不喝,他也不便喝了,只好把已经拿在手里的胶壶大曲瓶子放回到原地。

刘明清和家人吃完了晚饭,就坐在餐桌旁没动,抱着他家祖传的水烟筒抽烟。

刘明清用水烟筒抽烟的时候样子很优雅,左手拿着水烟筒,右手的拇指和食指伸进附在水烟筒旁的烟盒子里轻轻地捏出来一小撮烟丝来,慢慢在烟嘴上装好,再用一根点燃了的香头,一边点着烟,一边咕咕哝哝地吸着。:鼻孔就像是两个烟囱,不断地有烟雾从里面腾腾冒出在他面前升腾。

“都过了半夜,你还在那里不停地抽,不困觉了吗?”时间很快就快到半夜,刘明清的老婆见老公还坐在餐桌旁不停地抽烟,就没好气提醒他道。

“我还要到山塘里去呢。”刘明清头挺也不抬,一边继续抽着烟,一边解释道,“看稻种泡好了没呢。”

“都半夜三更了,黑灯瞎火的,明早上去不是一样吗?”刘明清老婆半是提醒半是劝说道。

“你们女人家,就是头发长,见识短,明天早上去怎么行呢?”刘明清听了不禁嗔怪道,“浸泡的时间太长了,种子会闷死的。就像把一个人的头按在水中不换气会闷死一样。”

刘明清的老婆不懂泡种育秧的道理,听老公把话说的这么玄乎,这么严重,也就不再管他了,而是独自先去睡了,任由刘明清坐在那里继续不断地抽着烟。

时间在刘明清抽烟时的烟雾缭绕中悄悄地来到半夜。

“晓明,睡了吗?陪我到塘里去看看呢?”刘明清又抽完了一杯烟后,估摸着稻种浸泡的时间已经差不多了,就想到山塘里去看看,便叫大儿子打伴。但却没有听到大儿子的回答声。

“晓明,晓明,睡着了吗?”刘明清提高声调,再次对着刘晓明睡觉的房间方向大声叫喊道。

“爸,有事吗?”刘晓明终于在朦胧中听到了他的父亲叫他的声音,当即就懵懵懂懂地从床上爬起,靸着鞋来到门边,扶着门框,看着厨房方向,既是回答又是询问。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