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守正跟了夏言七年。鲁守正在夏言身边学到了不少的东西。这是他上一世所欠缺的。这七年时间,四年在京都,三年在外阜。鲁守正虽然不是夏言的秘书。但秘书没有鲁守正跟在夏言身边的时间长。夏言这七年时间,可以说:是以火箭的速度提升。从当时的县级干部。到了现在的市级官员。这不这次要到地方去任职。鲁守正跟在夏言身边也是水涨船高,从一个小职员但县级干部。

这一天,夏言把鲁守正叫到自己的办公室。说:“守正,你跟了我多长时间了?”

鲁守正.:“老师,七年了。”

夏言:“你还记得咱们的约定吗?”

鲁守正:“记得,是一道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夏言:“现在该是咱俩亮答案的时候了。”

鲁守正说:“老师的意思是咱们要分开吗?”

夏言:“是啊!咱俩有些七年的缘分,不浅了。”

鲁守正:“可我还想在老师身边多学习学习。”

夏言:“守正,以你的水平,早就该独立了。只是,我原先舍不得你。让你在我身边多待了几年。好了,咱们说说那道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鲁守正说:“老师,你就让我在你身边多待几年吧!你也知道我的应该比较直。我怕做不好。给你惹麻烦。”

夏言:“你的性格没什么问题。性格呢?可以换一种说法:柔中带刚,这种性格都是有大格局的人所具备的。再说,我也教不了你什么。你再待在我身边。可能就要耽误你的前程了。”

鲁守正:“老师…”夏言:这事,就这么定了。你就别说了。咱们还是刚才的话题。”

鲁守正:“好吧!老师。”说完,拿出两管笔,两张纸。放在两人的面前。

两人,不再说话,刷刷几笔。两人同时停笔亮出答案。夏言写的是:汉字、道家、儒家。鲁守正写的是汉字、儒家(大儒家)、毛笔。夏言看到鲁守正的答案略显诧异。说:“守正,这就是你以为的华国文化的瑰宝。”

鲁守正;“老师,我是这么认为的”一汉字,天方地圆。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有魅力的文字,没有之一。这一点,老师和我的观点一样。二:儒家。可能老师和我的观点略有不同。我所认为的儒家是融合了百家的儒家。可以说是包容一切的儒家。是比董仲舒的儒家更加包容的儒家。三:毛笔。毛笔就是汉字和儒家思想的桥梁。现在人们用的各种笔。写出的汉字终归少了那种独特的韵味。只有,毛笔才能写出华国文化的精髓。不知老师有什么见解?”

夏言:守正,那你以为道家呢?”鲁守正:“老师,你不认为,道家和儒家往深处追究。有没有一种同根同源的感觉。如果合并在一起。是不是可以是大儒家或儒道。”

夏言:“这就是你平常所说的“万物同源?”

鲁守正:“应该算吧!终归我没有达到那么深远的层次…”两人又说了许多…

夏言走了。鲁守正也走了。鲁守正去了安麟州的药材之乡任县长。说是高职低配。终归鲁守正没有独立执政的经验。鲁守正倒是无所谓。现在基本都是这么一种情况。

安玉在上小学时,就回了龙桥。终归有马尚学这么一位着名的老师。虽然,不怎么亲自授课,但课程都是t编写的。你们可别理解错误,这里所说的课程:是怎么启发学生,引导学生的课程。尽量做到因材施教与华国文化相结合的课程。

岳娥现在八十了。腰不痛、腿不酸吃嘛嘛香。八十了,还坚持接送安玉上下学。找个保姆她还不乐意。只能让斑虎跟着她,以防意外。

赵思丽、李二旦、胡瓜瓜三人就想着怎么赚钱。对了:李二旦、胡瓜瓜结婚了。有时鲁守正还取笑两人。:胡瓜瓜领着你弟弟这是去哪?气的胡瓜瓜浑身乱颤。只要,鲁守正说这话。那必须破费一顿才能平息胡瓜瓜的怒火。要不怎么在一起聚呢?

鲁守正来到了安麟州的偏远地区:药材之乡邳县。这个县城不大,城区还有些老旧。据说是药王邳彤的故乡。鲁守正查看了邳县的历史,知道这个邳彤是汉帝刘秀手下的二十八宿之一。因为是民间的药王。一开始只是本地的药王,但因在宋朝显圣。救了当时的宋帝。封为民间药王。

鲁守正是既来之,则安之。在一场不冷不热的欢迎会上,鲁守正上任了。出到地方,几乎是两眼一抹黑。鲁守正过上了,朝九晚五的生活。应酬是能推则推。工作也是能推则推。不推也没办法,政令不出办公室。鲁守正则是:修炼、毛笔字、了解当地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表面轻松自在,实则忙的一批。

还有一事,让鲁守正心中不甘。办公室给配的秘书。据说是常务副县长的远房亲戚。对这事鲁守正倒是不反感。但工作能力实在不敢恭维。写作处事能力这也太一般了吧!据说,到了外面,那架子不是一般的大。最令鲁守正反感的是:随意泄露自己的行踪。即便是这样,鲁守正现在也没打算动他的打算。只是,先晾他一阵再说,如果,聪明呢?他就改。但鲁守正也知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最近一段时间。鲁守正下班以后,骑着自行车或步行在县城随意的闲逛。能亲自体会,当地的风土人情。有时也做出租车去办一些自己的事情。同时也是为了了解各行各业。等到机会来时,不至于无从下手。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