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第十二象石敬瑭建立后晋
为了达成称帝的野心,石敬瑭不惜屈尊,认比自己年幼十岁的耶律德光为父,自己则甘愿降格为“儿皇帝”,这一举动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与争议。
天机玄图第十二象乙亥坎上震下屯儿皇帝石敬塘割幽州的预言
天机玄图第十二象
乙亥坎上震下屯
儿皇帝石敬塘割幽州的预言
谶曰
块然一石,谓他人父
统二八州,已非唐土
颂曰
反兆先多口
出入皆无主
系铃自解铃
父亡子亦死
金圣叹注解:「此象主石敬塘求救于契丹。唐主遣张敬达讨石敬塘,敬塘不得已,求救于契丹,事之以父礼,贿以幽蓟十六州。晋帝之立国契丹功也,然卒以契丹亡,故有系铃解铃之兆。」
【金圣叹批注释义】
金圣叹注解:金圣叹注解:「此象主石敬塘求救于契丹。唐主遣张敬达讨石敬塘,敬塘不得已,求救于契丹,事之以父礼,贿以幽蓟十六州。晋帝之立国契丹功也,然卒以契丹亡,故有系铃解铃之兆。」
批注释义:
“这一象主要讲述的是石敬瑭向契丹求援的故事。当时,后唐君主派遣张敬达去讨伐石敬瑭,石敬瑭在形势所迫之下,不得不向契丹求援。为了得到援助,他向契丹皇帝行父礼以示尊敬,并将幽州、蓟州等十六个州作为贿赂赠予契丹。后来,石敬瑭在契丹的帮助下建立了后晋王朝,可以说后晋的建立契丹功不可没。然而,最终后晋也是因契丹而灭亡,这就像是‘系铃还需解铃人’的预兆,预示着因契丹而起的事端,最终也会由契丹来终结。”
【玄图释义】
图中,站立之人身着胡服,显指契丹君主耶律德光。其旁矗立一石,此石象征石敬瑭,他正是借助耶律德光之军力得以登上皇位。此石形态宛若谄媚之哈巴狗,紧随契丹主人之侧,尽显其卖国求荣、对外敌谄媚之态,实乃讽刺之意。图中人物面向西南而立,此方位恰为后晋相对于契丹之所在,不仅揭示了地理上的相对位置,更深刻隐喻了契丹作为后晋宗主国的地位。
【谶曰释义】
谶曰:
块然一石,谓他人父
统二八州,已非唐土
“块然一石,谓他人父”:这里的“块然一石”指的是一个看似普通却具有特殊意义的人或物,而“谓他人父”则暗示这个人或物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他人的领导者或主宰。结合历史背景,这就是在指石敬瑭,他虽然在历史上并非以英明领袖著称,但在特定时期却成为了后晋的开国皇帝,对许多人来说,他就像是“父亲”一样的存在,尽管这种“父亲”的角色可能并不光彩。
“统二八州,已非唐土”:这里的“二八州”是一个泛指,不一定实指二十八个州,而是用来形容石敬瑭通过某种手段(如向契丹求援并割让领土)所统治的广大地域。“已非唐土”则明确指出,这些地域已经不再属于原来的唐朝(或后唐),而是被石敬瑭所建立的后晋所控制。这反映了历史上政权更迭、领土变更的复杂局面。
综合起来看,这段谶语似乎是在预言石敬瑭通过向契丹求援并割让领土的方式,成功建立了后晋王朝,并统治了广大的地域。然而,这一行为也导致了中原政权的衰落和领土的丧失,为后来的历史发展埋下了伏笔。同时,这段谶语也蕴含了对石敬瑭及其行为的嘲讽和反思。
【颂曰释义】
颂曰:
反兆先多口
出入皆无主
系铃自解铃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