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诺干塔拉和黄炳贵下场休息。“常胜小队”始终保持快速推进,快速回防。五个人打全攻全防战术。

黄炳贵在场下,偶尔会来到场边,大喊注意走位,注意协防,加快速度。

每次进攻和回防的时间几乎都控制在十秒左右,对方在这种节奏下被迫出错。犯规次数很快达到了五次,“常胜小队”罚球。

这一节,对方总共犯规十二次,“常胜小队”依靠罚球得十一分。

两队本节各得十五分和二十分,中场休息。

正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杨天剑的目的其实并不是真正来看比赛,他想看这七个孩子的表现,如果能够看出来一点他们的底细当然更好。

七个人场上和场下的交流不多,他们也没有教练来安排战术。适应环境、了解对手、寻找漏洞、抓住机会、有效配合,这一切靠他们自己来调整和组织。

杨天剑通过观看比赛,衡量他们各自的能力。上半场,第二节他们做到了扬长避短。

对于这场比赛,杨天剑倒是希望“常胜小队”最终获胜,毕竟多一场比赛对他来说可以有更多机会了解他们。

第三节别克、克里木在替补席。场上开始围绕黄炳贵配合传球和衔接,那木央错和诺干塔拉在内线加强争抢和站位,卜兵圭和曲古左右交叉快速跟进。

五个人像五星的角,不停转换位置,但相互之间保持的距离和接应几乎不变,他们很少传高球和过顶球,每一次运球尽量靠近地面,每一个传球也几乎在膝盖之下。

对面高大的身体已经很难跟上这边快速的节奏了,犯规频次增加。“常胜小队”这边罚球成功率高,他们只好打两三回合就换一次人。

只备有两个替补队员的“常胜小队”好像每个人都安装了马达,他们丝毫没有节省体能的想法,全队始终贯彻快速机动的战术。

虽然对方内线还是优势,第三节比赛结束,两队分差已经缩小到了两分。

场上双方的状态和气势,大家都看得很清楚,“常胜小队”越战越勇,他们的赢面更大。

第四节,那木央措和卜兵圭休息。“常胜小队”祭出“四小一大”打法,只留诺干塔拉镇守内线,四名队员在外围快速转换移动。他们甚至玩起了二二传接过墙,最后直接三步上篮。

对手的防守在他们的快速冲击下显得漏洞百出,“常胜小队”得分变得容易。对方进攻的时候,每个持球人必然都面对两人的夹防,局部以多打少,黄炳贵称它为蚂蚁战术。

对面的教练在场边大吼自己的队员,上去、上去,跟紧、跟紧,他叹息摇头,懊悔自己没有加训体能。

这些大个队员即使不停地轮换,他们还是被对面小个子灵活的身体给拖垮了,比赛最终的比分定格在七十六比六十七。

这个对手体能这么差,似乎有点不经打,杨天剑嘟嘟囔囔离开观众席。还要浪费时间看下一场比赛,这群小子拖累他一起不务正业。

小建木和黑衣在世界各地秘密种植几个月,反馈回来的信息无一例外都长势良好。同时得出另外一个确切的实验结论,两者必须伴生生长,分开种植的都已经死亡。

杨天剑一点也不关心这条信息,他在回想刚才的篮球比赛。

首先,为什么他选定的七个人自发地组织到了一起。第二,同时拥有Y支因子的他们会不会天然的具有相互之间的感知能力。

李聪在比赛之后面临的压力很大,他保护“常胜小队”所有队员安全退场之后,独自面对一大片狂热的女球迷。

这些正在就读的大学生,还有研究生,有的要签名,有的要合照,还有十几个要义务当助理。李聪索性先把她们接收了,刚好安排她们顺带把一大堆礼物搬到他的工作室去。

其它的工作,诸如剪辑视频,直播售货,打包发运,售后服务,客服解答等等,确实需要不少人员。

还有一件事情比较重要,既然要淡化“常胜小队”的影响力,以后不管是比赛场上还是视屏剪辑里都不要用他们的真名,就用北斗七星作为他们的个人代号:瑶光(诺干塔拉),开阳(别克),玉衡(卜兵圭),天权(曲古),天玑(那木央措),天璇(克里木),天枢(黄炳贵)。

为了和他们保持一致,李聪也只好委屈用一下“紫薇”这个代号。

宣传首先从球迷开始做起,今天先做好跟前这十几个助理的培训,明天的比赛开始启用新的代号。

夜里,那木央措并不睡觉。没有人知道他这个习惯,他在入校的时候申请了单人宿舍,并且得到批准。

洗漱之后,点上一支香,他盘腿静坐在蒲团上开始进入冥想。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