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祖巫见那本把自己十二人逼得狼狈不堪的太一飞也似地逃走了,知晓实乃李虚无之功,故齐向李虚无道谢道:“多谢道兄相助大恩!”
李虚无摆手道:“举手之劳尔!何足称谢?”转而又道:“尔等因何与这俊、太一兄弟弄成如此这般?”
脾气本就暴躁的祝融恨恨道:“都是那混蛋太一,而今我巫族再也不能出巫人了!”
后土乃制止了祝融的继续愤怒,乃对李虚无道:“此处非说话的好地方,离此不远有天山,乃帝江兄弟居所,吾等且去他处再作计较!”
李虚无回应道:”如此甚好!”
言罢,乃御使定天笔随十二祖巫而去,那十二祖巫亦纷纷现出原形真身,各自施展本命神通向天山飞遁而去。李虚无见得十二祖巫初现真身,不由大奇,乃细细打量起来,却见:
后土:土之祖巫,人身蛇尾,背后七手,胸前双手,双手握腾蛇。
祝融:火之祖巫,兽头人身,身披红鳞,耳穿火蛇,脚踏火蛟龙。
共工:水之祖巫,蟒头人身,身披黑鳞,脚踏黑蛟龙,手缠青蟒。
帝江:混沌之祖巫,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
句芒:木之祖巫,青若翠竹,鸟身人面,足乘两蛟龙。
蓐收:金之祖巫,人面虎身,身披金鳞,胛生双翼,左耳穿蛇,足乘两蛟龙。
天吴:风之祖巫,八首人面,虎身八尾。
烛九阴:时间之祖巫,人首龙身,全身赤红。
强良:雷之祖巫,嘴里衔蛇,手中握蛇,虎头人身,四蹄足,长手肘。
翕兹:电之祖巫,人面鸟身,耳挂青蛇,手拿红蛇。
奢比尸:天气之祖巫,人面兽身,双耳似犬,耳挂青蛇。
玄冥:冰之祖巫,人面鸟身,两边的耳朵上各悬一条青蛇,脚踏两条青蛇。
待至天山,帝江乃居住于山中一巨型山洞之中,帝江为人混沌不清,处事亦浑浑噩噩,山洞内只有一些粗糙的石床石桌石椅,李虚无和十二祖巫亦不在意,乃由后土讲及那起改变巫族命运的事件来。
盘古身消化万物之际,其心脏最精华的部分化作一山,其山上多野熊,故被巫人称作熊山。熊山广阔有数万里,其最大山峰之内有一洞,其内能量充盈,巫人称其为盘古洞。
盘古洞内宛如星辰般密布的符文闪烁着古老而深邃的光辉,它们以一种难以言喻的韵律流动着,仿佛是宇宙间最原始的语言,记录着天地初开的秘密与力量。这些符文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天地法则的具象化,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奥秘。而位于洞穴深处的灵池,则是这片土地的灵魂所在。池水清澈而深邃,宛如一面能够映照灵魂的镜子。它散发着柔和而纯净的灵气,这些灵气如同细丝般缠绕、交织,最终汇聚成一股股强大的生命力量,滋养着洞内的每一寸土地和每一个生灵。灵池周围,生长着各种奇异的花草,它们吸收了灵气的滋养,绽放出璀璨的光彩,散发出阵阵令人心旷神怡的香气。四周的岩石,经过无数岁月的洗礼与侵蚀,已变得形态各异、色彩斑斓。它们有的如龙蛇盘踞,有的似猛兽咆哮,更有的仿佛是天神留下的印记,记录着远古时代的辉煌与沧桑。这些岩石不仅是自然的杰作,更是盘古洞悠久历史的见证者。
这盘古洞最初孕育出了十二个巨人,即十二祖巫:后土、祝融、共工、帝江、蓐收、句芒、天吴、烛九阴、奢比尸、强良、弇兹、玄冥。而后又陆陆续续地从灵池中孕育出了许许多多的生灵,这些生灵按各自能量的属性分别归属于十二祖巫的麾下。十二祖巫与这些生灵共同组成巫族,并按能量层次把巫族人分作了:祖巫(相当于金仙)、大巫(相当于清仙、玄仙)、战巫(相当于灵仙)、巫师(相当于元神、大乘)、巫士(相当于基础修行者)五等。并大致按十二祖巫的能量属性建立了十二巫族部落。分别居住于:熊山(后土)、衡山(祝融)、太行山(共工)、天山(帝江)、泑山(蓐收)、东海(句芒)、朝阳之谷(天吴)、钟山(烛九阴)、琅琊山(奢比尸)、北极天柜山(强良)、阴山(弇兹)、北海(玄冥)。
某一日,太一、俊两兄弟从天界而来至洪荒界,首要落脚地便是盘古洞前。太一手中的混沌钟,这蕴含无尽混沌之力的混沌至宝,竟不受太一的控制,一时间钟鸣大作。那震耳欲聋的钟声,如同惊雷划破长空,不仅震撼了天地,更对盘古洞造成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随着钟声的余音回荡,盘古洞内的灵气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抽离,瞬间大失。那些原本汇聚于灵池的纯净灵气,开始四散逃逸,再也无法凝聚成滋养巫族的源泉。从此,盘古洞失去了它原有的生机与活力,再也无法孕育出新的巫族生命。
如今是数百年过去了,一些巫族因各种原因死去,而巫族本身自然生育十分艰难,以前全靠盘古洞孕育补充,而今盘古洞再也不能孕育新的巫人了,如此巫族人数越来越少,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发展下去,巫族将会渐渐彻底消失。因此十二祖巫才会与那始作蛹者太一兄弟二人纠缠不休,实是不灭了二人难消胸中怨气。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