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莫斯科火车站之后,拿着身份证明出了车站,庞领队找到已经等着他们的大巴车边。递交了材料,确认后大家上车前往学校。

莫斯科地处俄罗斯欧洲部分中部、东欧平原中部,跨莫斯科河及支流亚乌扎河两岸。莫斯科和伏尔加流域的上游入口和江河口处相通,是俄罗斯乃至欧亚大陆上极其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俄罗斯重要的工业制造业中心、科技、教育中心。

地处东欧平原中部、莫斯科河畔,跨莫斯科河及其支流亚乌扎河两岸。莫斯科市区被一条周长109公里的环城高速公路所包围,市区南北长40公里,东西长30公里,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大莫斯科(包括环城公路以内地区)面积900km2,包括外围绿化带共为1725km2,全市总面积为2511km2。

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在莫斯科西南方,莫斯科河河畔。

莫斯科河位于莫斯科市的西南方。莫斯科河是俄罗斯西部奥卡河的左岸支流,流经莫斯科市区约80公里,是莫斯科市重要的水源。它的源头位于斯摩棱斯克-莫斯科丘陵的西南麓,曲折向东南流动,经过莫斯科后注入奥卡河,最终成为伏尔加河的支流奥卡河的二级支流。莫斯科河的全长为502公里,河道宽度大约在200米左右,最宽处可达1公里,流域面积为1.8万平方公里。由于其地理位置和重要性,莫斯科河对于莫斯科市的交通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通过莫斯科运河与伏尔加河相连后,使得莫斯科成为通达波罗的海、白海、黑海、亚速海和里海的“五海之港”。

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主校区位于莫斯科市沃尔纳德斯基大街76号,就在莫斯科河河边。整个学校只有一栋四层的主楼,图书馆、教室、办公室、食堂、体育中心、文化中心、计算机中心都在大楼里,整栋楼是“凹”字形的,一边楼以0编号,一边楼以1编号,教室编号以楼层数为第一位,第二位是楼的编号,房间按逆时针排列编号。

带队的苏盟人叫阿历克谢,姓什么不知道,学校早就为东大国学生安排好了筒子楼。每间房住6-8人,男女分开。

学校周围还有莫斯科国立大学、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俄罗斯总统国民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等。此外,周边还有公交站、大型购物中心、便利店和电影院等设施。

何雨柱住进了寝室,不巧的是里面还有李俊,两人都看对方不爽,也是没有办法。

阿历克谢带着他们到周围转了一下,食堂、图书馆、教室都走了一圈。原定留学生都要先学习俄语,不过东大国的学生各个精通俄语,所以这个环节跳过。

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全称为俄罗斯联邦外交部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成立于1944年10月14日,是一所专门培养国际关系方面人才的高等教育机构和国际事务方面的智库。该学院在俄罗斯、东欧和中亚地区享有很高的声誉。学院提供的学科包括国际关系、区域研究、政治、治理、外交、世界经济、法律、新闻、对外贸易与管理、能源事务、语言学、环境研究以及大学预科课程。此外,学院还教授53种语言,涵盖了广泛的教育内容,包括伊斯兰学生。

何雨柱选择的是国际政治专业,也是留学生中唯一的一个,其他人大部分选择机械制造专业。

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主校区位于莫斯科市沃尔纳德斯基大街76号,简称MGIMO。

MGIMO成立于1944年,最初是莫斯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一部分,1953年时,该学院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专门培养国际关系人才的高等教育机构。学院位于莫斯科市,设有多个系和教研室,拥有丰富的学术资源和高水平的教师团队。

MGIMO在管理留学生的政策和实践体现了对留学生教育的重视。学院不仅提供语言培训,还组织文化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和纪念馆,举办主题晚会、竞赛和音乐会等,以丰富留学生的文化体验和学习生活。

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开设的学科包括国际关系、区域研究、政治、治理、外交、世界经济、法律、新闻、对外贸易与管理、能源事务、语言学、环境研究、以及大学预科课程,并教授53种语言。俄罗斯现代权贵子弟以就读此大学为荣。大部分俄罗斯联邦外交部高级翻译人员曾在此学院毕业或进修。

领了学生证和食堂打饭证明,大家可以各自自由行动,庞领队又嘱咐一番之后带着教育部和外交部的同志离开。

何雨柱他们则直接留在食堂吃饭,食堂可以堂食也可以打饭之后带走。提供金属大托盘,以及刀叉勺子一类的工具。排队打饭,何雨柱分到一块列巴和一点红菜汤一点酸黄瓜。这就是留学生餐,大妈告诉他每周有一次吃肉的机会,时间根据到货情况安排。

苏联仍然实行食物配给制,这意味着食品分配是受到控制。

回到寝室,感觉一下被子,有味道但不肮脏。半夜可以拿进空间清理一下,怕有小黑虫子。

一夜无话,早上洗漱完到食堂吃饭。

早餐通常包括粗面粉粥;香肠和奶酪是很少见的,还可以用玻璃杯接点喝的。

玻璃杯里装的是Kompót(用煮熟的干果碎调味的糖水)。在玻璃杯旁边你可以看到一个金属盘子,里面装的是Salát(沙拉),也就是混合在一起的几种烹饪过的蔬菜。

这份伙食里面的汤看起来是Solyánka(杂拌汤;加了一些香肠和腌黄瓜的“咸汤”),上面的白色斑点应该是酸奶油,经常用开菲尔酸奶和其它酸奶来代替它。

匆匆忙忙填饱肚子,开始向教室走去。苏盟的楼都不高,教室在转角的二楼,找了后面的座位静静等着上课。一会来了不少学生,年龄仿佛穿着各异,只有几位女同学。还有一位是抱着头巾的伊斯兰。

这个国际班设有辅导员一名,她自我介绍叫阿廖沙,一个男人常用的名字。她倒是有点飒爽英姿,不过也和名字不搭嘎。阿廖沙简单说了留学的意义和规则,以及在学校的权利和义务。最后让同学用俄语自我介绍,何雨柱在最后面没有轮到他,只是静静地听着。

这些学生一共不到三十人,绝大多数来自“华约”。也有一些本地权贵的子女,这个班级学生将来都会在各自国家有一些地位,有见识的家长岂能放弃结交他们的机会。

本地权贵的孩子有三人,两男一女。其中一个男的也叫阿廖沙,另一个叫达沙耶夫。女孩子叫一堆弹音后面有个娃,大致是“瓦尔瓦拉….娃”,何雨柱没听清楚。所有何雨柱自作主张给她命名娃娃。

等到何雨柱介绍自己,纯正的标准俄语让大家吃惊,尤其是黄种人,还不是蒙古国的。大家都仔细看着他,何雨柱一直微笑着表达自己。他这个态度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处乱不惊是外交人员的基本素质。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