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段光影交错的少年岁月里,陈子昂以他独有的光芒照亮了小镇的一隅,却也因自身的顽皮与不羁,让周围的人既爱又忧。他的父亲陈元敬,一位沉浸在道学世界中的隐士,心中虽对子昂寄予厚望,希望他能继承家学,却因修行之路的漫长与艰辛,难以分出精力来细致引导儿子的成长之路。那份深沉而内敛的父爱,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遥远而难以触及。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继母那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溺爱。她如同春日里温柔的阳光,温暖着陈子昂的每一个角落,对他的每一个愿望都尽力满足,不论其是否合理。然而,这份过度的宠爱,却像一把无形的双刃剑,一方面让子昂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家庭温暖,另一方面也让他在无忧无虑中逐渐迷失了方向,对学业的热情悄然消退,甚至被赌博的诱惑所吞噬,将大好年华虚度于无意义的赌局之中。

陈子昂的少年时代,是一幅与书香世界截然不同的画卷。他自幼便对武艺情有独钟,尚武好剑,骑射狩猎,无一不精。在那些阳光明媚或风雨交加的日子里,他更爱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在郊外策马奔腾,追逐嬉戏,享受着青春独有的肆意与不羁。

然而,这份对武力的崇尚,也让他渐渐沾染上了赌博的恶习。每当夜深人静之时,灯火阑珊之处,总能见到他豪爽地掷下筹码,与友人一较高下的身影。他的任侠尚气,让他在江湖上小有名气,却也让他逐渐远离了书本的熏陶,忽略了知识的力量。

更为雪上加霜的是,比武大会上的那场变故,如同一记重锤,击碎了陈子昂对武艺的热爱与追求。他曾以为,舞刀弄剑是他生命中的一部分,是证明自己、实现价值的途径之一。但现实的残酷让他意识到,自己或许并不适合这条道路,一时间,他仿佛失去了所有的方向,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与自我怀疑之中。

公元676年,唐高宗上元三年,丙子之秋,天际云卷云舒,长安城内外,一派盛世繁华。这一年,对于陈子昂而言,却是命运转折的起点。年仅十八岁的他,本是豪族之后,自幼便过着锦衣玉食、无忧无虑的生活。然而,这光鲜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未曾被诗书浸润的心。

那年秋意渐浓的一日,天空如洗过的蓝,却也被秋风染上了几分萧瑟的凉意。阳光虽明媚,却似乎无力穿透那层淡淡的忧愁,洒落在大地上,只留下一片斑驳的金黄。生性不羁的少年陈子昂,应一群玩友之邀,踏上了前往郊外探寻未知的旅程,心中满是对新奇事物的渴望与向往。

他们穿梭于林间小道,脚下是落叶铺就的金色地毯,每一步都伴随着轻微的沙沙声,仿佛是季节在低语,诉说着岁月的流转与更迭。然而,随着深入,周遭的喧嚣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前所未有的宁静,仿佛整个世界都为之静默。

就在这时,一阵清脆悦耳的声音穿透了这份宁静,它不同于自然界的任何声响,那是一种来自心灵深处的呼唤,如同山间清泉,潺潺流动,洗涤着每一个人的心灵。陈子昂与玩友们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面面相觑,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惊讶。

循声而去,他们发现声音的源头竟源自一座隐藏在村落深处的古老宅院。宅院不大,却透着一股古朴与雅致,木门半掩,仿佛是特意为有缘人留下的邀请。

好奇心驱使下,陈子昂缓缓推开了那扇门,眼前的景象让他为之一震。简陋的私塾内,几排桌椅错落有致,烛光摇曳下,孩子们正襟危坐,跟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先生摇头晃脑地诵读着古文。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与外面世界的浮躁形成了鲜明对比。陈子昂站在那里,仿佛穿越了时空,来到了一个他从未踏足过的世界。

起初,他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目光中满是好奇与不解。但很快,那些古老的文字,那些关于家国情怀、忠孝节义的故事,像一股无形的力量,悄悄地渗透进了他的心田。他从未想过,那些平日里被他视为枯燥无味的经史子集,竟能如此动人心魄,引人深思。

老先生注意到了这位不速之客,他停下讲授,目光温和地望向陈子昂,那眼神中仿佛包含了千言万语。陈子昂有些尴尬,正欲转身离去,老先生却轻轻一笑,邀请他入座旁听。那一刻,陈子昂的心中涌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感觉,那是对知识的渴望,也是对自我认知的重新审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