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地剑南,云雾缭绕的山峦间隐藏着一段关于智慧与勇气的传奇。这是一段关于一位忠臣如何以非凡之策,富国强兵,解万民于倒悬的故事。

大唐武后永昌元年年间,西戎屡犯边疆,烽火连天,国库渐空,百姓苦不堪言。在这风雨飘摇之际,陈子昂心怀家国,日夜忧思。他深知,唯有富国强兵,方能安内攘外,还天下太平。

一日,陈子昂在翻阅古籍时,偶然发现一段记载:“古者富国疆兵,未有不借山泽之利。”这简短数语,如同晨钟暮鼓,敲响了他心中的希望之钟。他深知,剑南之地,山川壮丽,矿产丰富,尤其是铜鑛,若能开采铸钱,必能解朝廷燃眉之急。

陈子昂决定上书皇帝,言明此策。他提笔疾书,字字珠玑,不仅详述了剑南铜鑛之富,更精心设计了采铜铸钱、供给军需、减轻民赋的整套方案。他写道:“剑南诸山,铜鑛遍地,若开其禁,铸钱以资国用,则军资充足,民赋可减,公私两利,实乃神策也。”

奏章呈上,朝堂之上,议论纷纷。有人赞其远见卓识,亦有人惧其劳民伤财。然皇帝阅后,龙颜大悦,认为此乃兴邦之良策,遂下旨准行。

随着圣旨下达,剑南之地顿时热闹起来。官府组织工匠,开山采铜,炉火熊熊,铜水翻滚,一枚枚崭新的铜钱在模具中诞生,它们不仅是金属的凝聚,更是国家强盛的希望。李沐风亲自督战,确保每一环节都精益求精,既保证了质量,又避免了过度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这些新铸的铜钱被迅速运往松、潘等边防重镇,军需得以保障,士气大振。而多余的铜钱,则顺江而下,流向荆、衡、沔、鄂等地,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与商品的流通。每年,朝廷还利用这些铜钱进行和籴,储备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随着时间的推移,剑南铜钱的流通带来了显著的变化。国库充盈,军备充足,边防稳固,西戎之患渐消。更重要的是,由于减轻了赋税,百姓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田畴丰盈,市集繁华,一派盛世景象。

陈子昂的名字,也因此传遍了四海八荒,成为了人们口中的忠臣典范。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证明了“圣人用无穷之府”的真谛,让大唐的辉煌再添一笔浓墨重彩。

岁月如梭,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每当后人提及这段往事,无不对陈子昂心生敬仰。他以一人之力,推动了国家的富强,惠及了万千百姓,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而那座座铜山,依旧静静地矗立在剑南之地,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关于智慧、勇气与奉献的传奇故事。

《上益国事》:

臣闻古者富国疆兵,未嚐不用山泽之利。臣伏见西戎未灭,兵镇用广,内少资储外勒转饷,山泽之利,伏而未通。臣愚不识大体,伏见剑南诸山,多有铜鑛,采之铸钱,可以富国。今诸山皆闭,官无采铸,军国资用,惟敛下人,迺使公府虚竭,私室贫弊,而天地珍藏,委废不论。以臣所见,请依旧式,尽令剑南诸州准前采铜,于益府铸钱,其松、潘诸军所须用度,皆取以资给。用有馀者,然后使缘江诸州递运,散纳荆、衡、沔、鄂诸州;每岁便以和籴,令漕运委神都太仓:此皆顺流乘便,无所劳扰。外得以事西山诸军,内得以实中都仓廪,蜀之百姓,免于赋敛,军国大利,公私所切要者,非神皇大圣,谁能用之?管仲云“圣人用无穷之府。”盖言此也。臣某言:臣伏见神皇陛下恭已受图,遐想至理,将欲制御戎狄,永安黎元,不欲烦挠蒸人,故为无益。贱臣朝不坐,宴不豫,军国大事,非臣合言。伏见松、潘军粮费扰过甚,太平百姓,未得安居,臣参班一命,庶几仁类,不敢自见避讳,忍之不言,所以不惧身诛,区区上奏。冒越非次,伏待显戮,惶悚死罪死罪。

《上益国事》主要围绕国家富国强兵、利用山泽之利以资国用的主题展开。文中,陈子昂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措施,以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陈子昂开篇即指出富国强兵对于国家的重要性,认为这是古代治国安邦的基本策略。针对当时“西戎未灭,兵镇用广,内少资储外勒转饷”的困境,陈子昂提出利用剑南诸山的铜鑛资源,采之铸钱以富国的建议。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