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三年(公元192年)。
冀州,赵国,柏人县。
一名头戴黄巾的年轻人正骑着一匹羸弱的瘦马,拼命地向着北方不远处的县城奔驰。
他叫李预,十七岁,是一名黄巾军的斥候,刚刚冒着生命危险,完成了对不远处官军营地的近距离侦查。
在他身后大约两百步外,是三名骑着高头大马紧追不舍的官军铁甲骑兵。
随着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三名官军铁骑纷纷开始搭弓射箭。
听到身旁传来飞箭“嗖嗖”的穿梭声后,李预立刻把身体贴伏在马背上,并沿着曲线驱使马,希望能躲过一劫。
然而不幸的是,一支箭碰巧射中了这匹瘦马的右前腿。
瘦马因为突然的疼痛而失去了平衡,向着斜前方摔倒在地。
李预也被猛然抛了出去,并随着“嘭”的一声响,重重地落在了地上。
翻滚了两圈之后,他便仰躺在地,不再动弹。
三名官军铁骑依然在追击着。他们打算靠近这位黄巾斥候,确定一下他的死活。
就在这时,北方响起了一声长长的号角声。一支由十几名黄巾士兵组成的骑兵小队冲出城门,向着李预这边疾驰而来。
官军铁骑见状,便迅速掉头撤了回去。
黄巾骑兵很快就来到了李预附近。
其中一名年纪跟李预相仿、身材略矮的圆脸骑兵冲在最前面。他叫唐炳,是跟李预同甘共苦的同乡好友。
唐炳满脸焦急地跪在李预身旁,快速检查了一番李预的身体之后,便跟另外两名下马的黄巾骑兵一起,把李预抬到马背上。然后他一手扶着李预,一手牵着缰绳,向着城门跑去。
一行人很快就抵达县城官署,并把李预抬到了厅堂里。
随即,一位身穿黄色长衣、手持九节杖的人,带着另外几名黄巾士兵,跟着走了进来。
这位四十多岁、身材高挺的道士是这支黄巾军的渠帅。此人瘦长的马脸上长着一双大眼睛,因此号称“李大目”,黄巾士兵都尊称他为“将军”。
得知唯一的斥候归来后,他急匆匆地赶了过来。眼下他迫切地要知道城南官军的情报。
看到李大目之后,唐炳赶紧迎了上去:“将军!阿预……”
“别急!有我李大目在,怕甚!”李大目平静地朝唐炳摆了摆手。他把九节杖交给身旁的侍从,然后走到李预身旁,蹲了下来。
稍微观察了一番之后,李大目命令道:“速去取我法器来!”
很快,一名侍从便端来一个盛满法器的木托盘,并端正地摆放到厅堂的方桌上。
李大目走到桌前,面朝北方,双手合十,双眼紧闭,缓缓地呼吸吐纳。
片刻之后,他睁开眼,问道:“这位小伙子叫什么来着?”
唐炳答道:“李预。”
“哪个‘预’?”
“不知道,我没读过书,不识字。”
“那就按照‘玉石’的‘玉’来写吧!”
说完,李大目便用毛笔沾着丹砂,在一张黄色符纸上快速写完了几行字。
然后,他举着这张符箓,举在半空中摇晃了几圈,接着便点燃它,并放到托盘上的小碗中。
符箓很快就烧尽了。
李大目打开旁边的葫芦,往碗里倒入些许清水。
接着,他双手举起碗,念了一段咒语:“此水非凡水,一点在砚中,云雨须臾至。病者吞之,百病消除,邪鬼粉碎,急急如律令!”
李大目转过身,一脸自信地把碗递给唐炳,并说道:“给!我们太平道的符水,百试百灵!”
唐炳一脸虔诚地接过符水。另一名黄巾士兵则帮忙扶起了李预的上身。
唐炳慢慢地把符水灌给了昏迷中的李预,期待着他能立刻醒过来。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