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豪族家主蔡讽、宜城家主向茂,以及南郡的另外几大豪族,还有襄城、樊城县令蔡阳、陈应等人,一直将皇甫嵩大军送到新野。

襄城县令蔡阳第一个开口道:“皇甫将军真的打算带领大军返回京城,皇甫将军若去,我荆州南郡以及襄阳,岂不是要尽数被贼人所得?”

皇甫嵩叹息道:“皇命如此,为之奈何?”

蔡讽出一个计策,朗声开口道:“皇甫将军与朱将军两人上书朝廷,军情紧张,未可轻动,等到朝廷新派大将前来驻守,方才带领少量兵马快马返回京城,不知如何?”

皇甫嵩苦笑道:“我二人也曾经如此上书,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朝廷催促甚急,而且我们两个如此上书,朝廷直言,天寒地冻,我军不能够因此进军,难不成黄巾蛾贼反而可以?分明是推脱之言,因此催促我们快速回京。”

蔡讽思索一番,又出第二个谋划,道:“若然如此,皇甫将军与朱将军二人仅仅只带少量兵马,快马返回京城,留下大军驻守襄阳和南郡,暂且有我们这些人带领驻兵。等候朝廷新派使者前来接任,如此,岂不是既可以保证南郡不失,也不失我方大略,不知道皇甫将军以为如何?”

皇甫嵩再次道:“本官也曾经如此上书,不过朝廷回应,天寒地冻,将士思念家乡,如何忍心他们寒冬腊月为国征战?因此强令不许,命令大军回京,各回家乡!”

皇甫嵩、蔡讽等人交谈一番,各自无可奈何。

正说话之间,又有两路兵马前来送行。

其中第一路,正是跟随朱儁南征北战的刘备刘玄德的人马,而第二路为首的大汉虎背熊腰,仪表堂堂,则是在长沙得到消息之后,千里迢迢赶过来的吴郡豪杰孙坚。

两个人见了朱儁和皇甫嵩,连忙见礼。

孙坚第一个道:“此时此刻,荆州贼人尚且不曾剿灭,两位将军为什么去势如此匆忙?”

皇甫嵩又把前言说了一遍。

孙坚顿足叹息道:“两位将军如果离开,此方荆州应当如何?”

皇甫嵩苦笑道:“朝廷自有主张。”

朱儁道:“我二人正想要将此事告诉文台,荆州共有七郡。然而,最险要者,莫过于襄阳,而南阳、南郡两郡,又分别是襄阳的南北屏障,如今,我们已失南阳,襄阳绝对不可以有失,本官等两人虽然离去,但是荆州尚且拥有文台和玄德!”

“按照本人的意思。”

朱儁沉吟一番,开口说道:“我军新招南郡新兵一万人,可交玄德,玄德领大军驻扎襄阳以北,守护新野城,如果新野不失,襄阳无忧,而孙坚如果能够引大军前来襄阳,驻扎在襄阳以南,驻守宜城,那么襄阳之南,也无忧矣,韩忠即便是调遣大军,拿下整个南郡,也没有任何用处,等到朝廷新任将领前来,必定大举来攻,到时候,襄阳与大军呼应,贼人必定势弱,到时候,可以一举扫荡荆州贼寇,不知道两位将军意下如何?”

刘备一心为国,自然没有任何问题。

恭敬领命。

然而。

孙坚却不由得思索了开来。

却说襄阳,实际上是由襄城和樊城两座城池组成,而在两座城池南北又各自分布有一座城池,襄阳之南,乃是宜城,襄阳之北,则是新野,这两座城池,可以说是襄阳的南北门户。

即便是再怎么险要的关隘,也拥有被人偷袭的可能,这两座城,等同于是义阳三关前后的平氏县和随县。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