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历4154年,春季最后一天。

黎明时分的五百里云梦泽,烟波缥缈,被浓厚的水气覆盖。

披着蓑衣的渔民像是飞鸟穿梭在云雾中,无数若隐若现的小岛像是天上的宫阙。

在岸边传来悠远的吟唱声中,穿着古朴的渔民弃船上岛,于是就由鸟变人,羽化而登仙。

不一会,渔民从岛上摘下香草兰桂等物,这时浓雾淡去,水中漂浮着龙舟,其船身雕刻着龙纹,船首是栩栩如生的龙头。

渔民戴着各种鸟兽的面具,上了龙舟,像是乘龙仙人,捧着仙草往吟唱处汇聚。

此时岸边架起五米高,直径十五米的巨大圆形土台,土台四周立起无数木柱,雕刻着云雷龙凤。木柱间悬挂五彩飘带,和写满祷词的木牍。

更外围是几处艾草、菖蒲在熏烧,烟雾缭绕,更添神圣肃穆的氛围。

祭台面向长江的正前方,是一尊人高的青铜鼎。

后方分列着巴国的君臣。

太伯主祭,穿着白色长袍,头戴玉冠,身上的玉佩叮当作响,陪祭者包括数位精通礼仪的高级巫祝,皆身着白色长袍,头戴鸟羽冠饰,手持树枝与香草。

无数龙舟载着扮演精灵的渔夫靠近岸边,带着无数被丝绸垫着的香草兰桂,排队来到祭台下。

乐师奏响编钟琴瑟,笛箫鼓笙,清脆悠扬的旋律回荡在云梦泽。

巫祝开始翩翩起舞。

太伯念祷告词,巴公嘉上前,肃穆的将一樽美酒倒入鼎内,然后是一块玉壁。

接着是各大臣依次献上黍稷、果蔬、三牲等祭品,渔夫献上香草兰桂。

每放置一样祭品,巫祝便在旁边以江汉古语高颂祭文片段,讲述祭品的来历、巴国百姓的辛勤劳作以及对长江滋养的感恩之情。

祭品安置完毕,太伯登上祭台最高处,面向长江,展开一卷竹简,用激昂的声音宣读祭文。

祭文详述巴国的历史传承,对江神的感恩,恳请江神在未来继续护佑巴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保佑巴军战无不胜,开疆拓土,让巴国威名远扬。

读罢,巴国君臣皆跪地叩首,向江神行大礼。

礼毕,巫祝的舞蹈越发热烈奔放,武士整齐划一的表演着军阵。

一艘巨大的龙舟被摆明贡品和柴火。

随着太阳逐渐升高,祭祀进入尾声。太伯高呼“送神——”,巫祝们停止舞蹈,面向长江,将手中剩余的香草抛入江中,乐师们奏响舒缓的送神之曲。全体人员再次跪地,恭送长江之神归去,直至被点燃的龙舟缓缓驶向下游,消失在江面上,仪式才算正式结束。

随后,祭台上的祭品分发给参与祭祀的君臣,寓意着神灵的恩泽广布。

此时的云梦泽南以长江为界,东到大别山,西到郢都,北到竟陵(今天门)。

几乎占据了半个江汉平原,原是楚公狩猎地,也是楚国最重要的鱼获地。

所以巴国群臣祭祀的地方,距离郢都不过十里地。

当他们在肃穆的祭祀长江时。

正在夏首为巴公嘉,建设行宫的五千奴隶,陆陆续续的离开肮脏简陋的窝棚,来到空地,但是没有往日的低沉气氛。

一位奴隶打扮的阐教弟子在众目睽睽之下登上高台,大呼:“兄弟们,杀监工!”

奴隶们纷纷拿起手中的工具,或者地上的石头,攻击身边的小阍(拿武器的看管奴隶)。

地位最高的监工看着转眼就暴动的五千奴隶,于是对身旁的下属命令道:“你去向太宰禀告!”

然后他慌乱的往郢都跑,那里有卫军。

不到一个小时,五千奴隶被隐藏在他们身边的阐教弟子组织起来,迅速的接管了工地

原本的二十位阐教弟子,在夺取了工地后,就放出浓烟,李归带着八十位阐生进入未建成的宫殿中,接管了指挥权。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