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远的心理支持系统在国内教育领域取得成功后,引起了一些国际教育机构的关注。一家欧洲知名大学主动联系林远团队,邀请他们在该校进行试点项目。
“我们对您的系统非常感兴趣,”邮件中写道,“希望能将这一创新方案引入我们的学生心理健康管理计划中。”
林远收到邮件后,感到一阵激动与压力。这是他的系统第一次走向国际市场,意味着更大的机会,但同时也伴随着新的挑战。
为了筹备这次国际合作,林远召集团队进行了多次会议。他们需要在短时间内对系统进行优化,以适应国外高校的使用需求。
“我们需要确保系统支持多语言操作,同时根据欧洲学生的心理健康特点进行本地化调整。”林远在会议中强调。
团队分工明确,技术组负责系统的语言适配与数据安全升级,心理学专家则收集国外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数据,为定制方案提供支持。
几周后,林远和团队成员飞往欧洲,与合作大学的负责人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大学校园宽敞宁静,充满浓厚的学术氛围。
“欢迎你们来到这里,”校方负责人热情地接待了林远一行,“我们的学生在高压学习环境下,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希望你们的系统能帮助我们改善这一状况。”
双方在会议中深入讨论了项目细节,并最终确定了试点的实施方案。
试点项目很快在该校启动,参与的学生每天登录系统记录自己的情绪和学习进展,同时接受系统推荐的心理支持活动。
起初,学生们对这一新工具表现出好奇,但也有部分人对心理记录感到排斥。
“我不确定是否愿意在系统里记录我的情绪,这会不会被别人看到?”一名学生在反馈中写道。
林远对此非常重视,立即与技术团队商讨对策。他们加强了系统的隐私保护功能,并在平台上明确声明:所有数据仅用于个人分析,绝不会泄露。
在试点过程中,林远团队发现,欧洲学生与国内学生在心理需求和行为习惯上有显著差异。例如,欧洲学生更强调自我表达,对系统的反馈更注重开放性与个性化。
“我们需要调整系统的语言风格,让反馈更具互动性和温暖感。”心理学专家建议。
林远采纳了这一建议,系统升级后提供了更多鼓励性的语言和引导式对话,帮助学生更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就在试点运行一个月后,一名参与项目的学生因家庭变故情绪低落,甚至产生了辍学的念头。系统检测到学生的情绪持续低迷,并及时向学校心理辅导员发出了警报。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