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天色方晓,金乌初升,柔和的光线洒落在巍峨的宫殿之上。

早朝的钟声悠悠响起,文武百官身着朝服,鱼贯而入,朝堂之上顿时热闹非凡。

今日,众人讨论的焦点正是科举之事。

只见李肃迈着沉稳的步伐,率先出列,拱手向宋眠行礼后,声如洪钟地说道:

“圣上,我朝一向秉承三年一考的科举旧制,如今却提前一年筹备,此举是否稍显突兀?”

“众多学子多年来皆按旧制苦读备考,如此仓促提前,恐他们筹备不及,难以在考场上一展所学,望圣上三思啊!”

李肃言辞恳切,神色间满是忧虑。

一时间,以丞相党为首的大臣们纷纷附和,你一言我一语,皆是对提前科举之事表示异议。

“丞相所言极是,科举乃国家选拔人才的大事,需慎重对待,不可操之过急。”

“是啊,圣上,这关乎众多学子的前途命运,切不可贸然行事。” 大臣们的声音此起彼伏,在朝堂上回荡。

然而,以皇子为党的大臣们却有不同的看法。

他们暗自欣喜,认为此次提前科举乃是招揽人才的绝佳时机,对于皇子扩充势力极为有利。

梁崇年站出来,高声反驳道:“丞相此言差矣!如今时局变幻,我朝正需大量贤才,提前科举能更快地为朝廷输送有才之人,何乐而不为?”

“学子们若真是有真才实学,又岂会惧怕这提前的考试?”

此言一出,皇子党的大臣们纷纷点头称是,两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朝堂上顿时陷入了激烈的争论之中。

宋眠高坐在皇位之上,神色平静,不发一言。

目光如炬,静静地注视着下方争吵的大臣们,心中似在权衡着各方利弊。

就在这争论不休之时,杨峰挺身而出。

他身姿挺拔,目光坚定,对着众人微微拱手后,朗声道:“诸位大人,且听我一言。”

“圣上圣明,提前科举必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如今朝堂内外,诸多事务亟待解决,正需要有才之士来助力。”

“虽说学子们筹备时间缩短,但这也正是考验他们真才实学与应变之能的时刻。”

“而且,提前科举也能彰显我朝求贤若渴的诚意,吸引更多有识之士为朝廷效力。”

杨峰的声音清晰而有力,一时间,朝堂上的争论声稍稍减弱,众人的目光都投向了他。

李肃的脸色微微一沉,眼中闪过一丝不悦,冷哼一声道:“杨大人,你说得轻巧,可科举关乎天下学子的命运,岂是儿戏?”

“仓促举行,难免会有疏漏,到时候选出的人才质量恐怕难以保证。”

丞相的党羽们也纷纷附和,言辞之间对杨峰多有指责。

此时,一直沉默的谢淮钦站了出来。

恭敬地向宋眠行礼后说道:“陛下,臣以为科举之事,筹备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公平公正。”

“若能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精心安排,严格把控,即便提前举行,也未必不能选出贤才。”

“臣愿为圣上分忧,全力协助科举事宜。”

谢淮钦的话让宋眠的眼神亮了一下,他微微点头道:“谢爱卿所言甚是。”

“此事就交由你和杨峰一同负责,务必做到万无一失。”

此言甫落,朝堂之上瞬间泛起一阵轻微的骚动,诸臣交头接耳,神色各异。

李肃微微昂首,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旋即再次上前一步,对着龙椅上的宋眠恭敬拱手,声若洪钟般说道:

“圣上,我朝科举规制,向为一位主考官与两位副考官协同主持,如今杨峰与谢淮钦已担重任,然副考官尚缺一员。”

“臣深思熟虑,特举荐上届科举高中探花的白士绅,此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自高中以来,潜心钻研经史子集,对我朝科举的各项规程亦了如指掌 。”

“若能出任此次科举的副考官,必能凭借其才学与经验,襄助科举顺遂举行,为我朝选拔出更多栋梁之材 。”

说罢,李肃微微欠身,静候宋眠的回应,眼中隐隐透露出一丝志在必得的意味。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又是一阵骚动。

众人皆知,上次科举的探花郎乃是李肃门生,举荐此人,显然是想在科举中安插自己的势力,以便掌控局面。

皇子党的大臣们纷纷面露不满之色,王崇之立刻站出来反驳道:

“丞相,此次科举意义非凡,关乎朝廷未来,考官人选应当慎之又慎。”

仅凭您一人举荐,便决定副考官人选,是否太过草率?”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