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贵族出自商朝名门赢姓部族,为商纣王大将飞廉的直系子孙,始祖造父为飞廉的四世孙。赵国自从三家分晋后,已经历经数代君王,如今执掌赵国的是赵武灵王最小的儿子,赵何,此时的赵国在雄主赵武灵王改革“胡服骑射”之后,用窄袖胡服的骑兵取代了自古以来的长袍甲胄和战车,屡屡战胜北方游牧民族匈奴、娄烦和林胡,拓地千里,俨然跻身中原北方强国的地位。
无论怎么算,赵氏这一门姓氏都是贵不可言,经阿来介绍,这位着墨绿蜀锦长袍的男人自称赵可,赵可出手大方,坐下后寒暄两句就直言欲订购五百辆马车,其中客运马车两百辆,一辆3000两黄金,合计60万两黄金;货运马车三百辆,1000两黄金,合计30万两金,总计90万两黄金,十足的大订单。
货运马车除了车厢没有客运马车配置精良,其余并不逊色多少,一辆车的装货量相当于普通两轮马车的二十倍,两种车放在一起比较,无论是从性能,还是承载量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相当于后世的拖拉机和大卡车,明眼人一看就能看出其中显著的差距。
具有战略眼光的人能敏锐的觉察到其中的战略价值:
——运力和速度一直以来都是古代冷兵器备战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无论运送粮草还是兵力武器,若是能比对手快一半时间提前到达阵地,岂不是不费吹灰之力就抢得先机,哪国能拥有这样的马车运送战士和粮草,何愁打仗不赢?何愁疆土不能扩张?
——这车的高精端配置无疑远超这个时代的技术水平,比如说橡胶轮胎,比如说转向轴和加速轴承,这些技术即便他们集合一国之力,也未必能在短时间内攻克,若是无法短时间攻克这些高精尖端技术,那比拼的就是谁家的财力雄厚,谁家下手更快,越早装备,就越早占据国力装备的优势地位。
——大可以一边装备,一边研究,等自家的匠师将这些高精尖端攻克后再自行生产,这样就能武装和攻克技术两不误。
所以苏青戈并不奇怪这位赵可下了如此大的订单,这样的结果他在最初设计马车时就考虑到了,或者说,他就是按照现在这个时代的君王权贵心理需求设计这辆马车的,这些先进的技术足可以让他们趋之若鹜,争先恐后想要装备自家的军队,自古以来,一个国家的军事装备向来是最烧钱的,庞大的军费开支在那些掌权者的眼里,比起疆土和野心来,再多也不为过。
那位赵可对马车的售价并没打算压价,但是他的交易标的却不是直接用金银。
他略有些不太适应坐椅子,苏他们移位到旁边的矮塌上,面前摆了一张矮几,侍僮重新上了点心和汤水,赵可坐定后,淡淡地说道:“我曾听闻苏家是从中原迁至雍州,俗话说落叶归根,中原终究有苏家的故地乡音,以君子在此地的所作所为,何愁不能在中原谋得一席之地呢?若君子有意,我们今日这盘买卖换的苏家的仕途如何?可虽不才,但是在朝政上倒是还有些门路疏通,即便征召也未尝不行。”
赵可看着苏青戈,他的神情是贯有的自信满满,能被赵国上卿贵族发征辟令,可谓尊荣之极,若不是看着苏家小子确实有些才能,他怎么会折腰主动递上橄榄枝呢?
苏青戈心里暗自成算此人的真实身份,能一口气下了九十万两黄金的订单,发个征召令也是随手的事,这做派和口气,怕不是赵国哪位一手遮天的皇亲显贵?
——赵氏皇族眼下最热门的也只有当今相国公子成,赵雍的叔叔,当年把赵雍围困沙丘宫饿死,一手辅佐赵何坐稳王位,也是现下赵王何的大父(爷爷辈)。
看这赵可的年纪,八成是赵成的后辈子嗣,也只有把持赵国朝政的相国担得起征辟令的发召,赵可打着相国的名号,无论是经商,还是卖官,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势依仗,可谓无往而不利,难怪他那么自信。
可惜,他把主意打到苏青戈身上,可没什么胜算,这场买卖从一开始注定要让赵可失望了。
别人可能听到这样的美事,怕不是高兴的要大摆筵席,如今的赵国北阔疆土,东逼燕国,将邻居韩国压缩成弹丸之地,与强大的秦国比肩而立,苏家这种被排斥在中原之外的落魄(?)家族,能在赵国权贵中谋得一席之位,是何等光宗耀祖,自来士农工商,即便从商赚得富可敌国的财富,也依旧是最末等的行业,永远跻身不到上层贵族行列,若是能被赵国相国征辟,可谓一步登天,以后的荣华富贵不可限量,苏家也就此咸鱼翻身,重新进入上流社会的圈层。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